2025年02月28日
第A06版:专版

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共定远县委党校讲师 孙洋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主旨鲜明、系统完备、逻辑严密、意义深邃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根本遵循。

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要有问题意识,而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世情:文化多样性与争取国际话语权

当今世界最根本的文化特征就是“文化多样性”。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争取国际话语权。长期以来,在国际舆论领域一些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抹黑、歪曲和污名化中国,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我们要注重塑造好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必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就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二、国情: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中华文明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西学东渐,中国逐渐走上变法图强的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主体,坚定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三、党情:价值多元与意识形态斗争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各种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侵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经济体制发生变革,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利益格局发生调整,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多样、多变。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和严峻的。

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文化层面带来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文化建设,更好地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2025-02-2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7857.html 1 3 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