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
第A03版:言论

做低头的稻穗

□唐剑锋

民间有一句谚语:“低着头的是稻穗,昂着头的是稗子。”意思是说,越是成熟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那些穗子里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颗粒饱满是不用昂头显摆的,稗子里空空如也,想低头也低不下来,这是饱满和空空如也的区别。

“真正有学问的人,往往谦逊,不会逢人就教;真正有财富的人,往往低调,不会逢人就炫;真正有德行的人,往往慧心,不会逢人就表;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宽容,不会显山露水;真正有品味的人,往往自然,不会矫揉造作;真正有修为的人,往往安静,不会争先恐后。”你细品品,这几句话说得还真对。

做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谦卑。谦卑是谦虚,不自高自大;谦卑是节俭朴素、谦逊低调;谦卑是“胜不骄败不馁”;谦卑是放低身段、见贤思齐;谦卑是心存敬畏、戒骄戒躁;谦卑是沉心学习、埋头苦干;谦卑是如履薄冰,居安思危。谦卑是做低头的稻穗,这是一种智慧;如果稻穗成熟饱满后,却不懂得“低头”,便会被风折断;于是,“低头”不仅是不显摆,更是一种自我保护,一种积淀。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天地只有三尺,高于三尺的人要想长久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生活中多一些“低头”的处世原则,做事原则,是真正的成熟。

不做“昂头的稗子”,要做“低头的稻穗”,是正确的态度,也是做事成事的态度。“低头的稻穗”是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是谦虚和忠诚,是为了挺立和前行;而“昂头的稗子”则是一种显摆,一种自负,一种自私,一种浮躁;有人甚至在私下说,这是一种“半瓶水乱晃”。做“低头的稻穗”,放低姿态,并不是懦弱和屈从,而是沉淀和积蓄力量,以便让自己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谦卑,历来就是一种力量,一种让自己蓄势待发、让别人敬仰的力量。这种力量,有亲和力,有感召力,深深地扎根于泥土之中;不高高在上,不自以为是,不脱离群众。

鲁迅先生在《自嘲》一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把自己比作“孺子牛”,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做事的“稻穗”形象。低头弯腰,不露锋芒,是做事的姿态,也是躬身为民的形象。领导干部的谦卑,体现在做人民的公仆,主动为老百姓分忧解愁上,你就一定是群众满意的好干部。一个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事、把群众冷暖揣在心间的干部,绝不会在基层群众中“昂头”,对基层群众颐指气使。

“稗子”从不懂谦卑。我就见过这样的年轻领导,虽然来自上级,来自名校,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下级群众甚至比他父亲年龄还大,他甚至不屑一顾正眼看你一眼,他甚至想用自己的“昂头”和“高冷”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让基层干部群众敬他一尺,他绝不会回敬你一寸。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高学历的年轻干部,就是养成了做“稗子”的作风后,才让基层干部群众敬而远之。这样的做派如果不改,很容易变成孤家寡人,把群众拒之门外。

谦卑是一个人,尤其是一名领导干部应有的做派,应有的作风。谁会与“昂头的稗子”为伍呢?稗子只能孤零零的立在“低头的稻穗”之中,显得是那样的不合时宜;我也不知道这样孤零零的稗子,能在“低头的稻穗”中站立多久?谁把自己抬得太高,高过“三尺”,又如何能在“天地之间”行走呢?不低头,就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这是忠告,也是教训。

我国著名作家夏衍先生,在临终前,不忘告诉你这样做事,这样做人。临终前,夏衍先生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夏衍先生用尽最后的力气纠正道:不是“叫”,是“请”。说完便昏迷了过去,再也没有醒过来。让人看到“低头的稻穗”,是那样高尚。

2024-11-0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2339.html 1 3 做低头的稻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