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9日
第A06版:教育

也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老 眼

长期以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饱受争议;反对者说它是一句虚夸的口号,不符合教育实际和客观规律,是对教师的道德绑架。笔者反复思虑,觉得此话并没错,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确立的新教育中的学生观,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教育需要观念先行。新教育明确指出:“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这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有表述上的细微差异,内涵却是一样的。我们需树立这样的学生观。

如何理解“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这一学生观?前国家总督学柳斌曾说过:“没有一生下来就坏的孩子,有的只是对他的教育不当、培养不当。后来为什么会有很多差异呢?那是环境熏陶促成的。”我们平素所说的“差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学生,而是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位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我们用一个模子去塑造学生,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自然就把在考评领域不够突出而在其他领域大有作为的视为“差生”了。活生生的学生毕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吗?人虽互不相同,但总是“你有你的高招,我有我的绝活”;李白不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吗!课程改革的一个理论基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每个人可能在一两个智能领域表现得很突出,而其他领域表现平平甚至很弱势。我们实施教育的目的,就是发现和发展孩子的智能强项,使孩子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多是单纯以语言、数理逻辑智能标准来衡量所有孩子的,显然是不全面、不恰当的。那个面对庞大乐队,能够从容镇定,指挥潇洒自如的被称为“弱智指挥家”的孩子,难道不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世界跳高冠军朱建华进入上海大同中学后,所有功课都不及格;唯独体育好,跳高好。学校认为:这个学生弹跳实在好,别的功课又实在不行,如果让他补考,他拼命也可能考不好,而且把时间都拼掉了,跳高也跳不成了。毅然决定,就让他跳高!真要感谢大同中学,要不是他们的大胆决定,哪有后来的朱建华,哪有一次次惊动世界的记录!……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有人以圣人说事: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不过七十二,《论语》中被孔子点名批评、斥其不成才、不作为的学生就有好几位;一些学生在孔子看来,根本就是“朽木不可雕”的。言下之意,至圣先贤孔子眼中也有“差生”。是的,这恰是我们传统教育的认识问题,是把教育评价标准一致化、统一化的结果。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人、成才。成人是首要的,第一位的!什么是成人?那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能够自食其力,不对社会和他人构成负担和危害的人。而成才就得服务社会和他人,造福于社会和他人。严格意义上说,所有木头都可以称作木材,只是有大小之分,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大材可以用于建筑,硬材用于雕刻,就是一块下脚料甚至“朽木”,不也可以做燃料或作肥料吗?这些都是观念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说,世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我们不能总找客观原因,推卸教育的责任。反过来说,孩子之所以成为“违法者”或“不正常”的人,又都是由于受了“不正常”“不恰当”的教育的缘故(马卡连柯)。造成“差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对他们冷眼相待,甚至不屑一顾,横加指责,学生的心中没有阳光,周围空气匮乏,他如何茁壮成长,怎能不心理逆反?

当然,学生的毛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其错误也不是教师的原因导致的,有些时候仅凭教师可能也难有收效,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围绕问题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怎样的“刺头”和难缠的“熊孩子”,再怎么油盐不进,他们也是人,也有感情,有思想,如果我们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讲究方法和艺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真诚待人,他们也会被感化而接受教育;不然,哪来的“石膏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之说?

孙悟空七十二变,功夫了得,但仍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这就要求我们博采众长,丰富自我,成为教育大家,像“法力无边”的佛祖一样!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是教育悖论,也不是道德绑架。我们应将其当作砥砺前行的无声鞭策,把它视作需要翻越的一座高山。

(作者单位:滁州开放大学)

2024-02-29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9232.html 1 3 也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