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起源于明代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于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
凤阳花鼓最早见于明隆庆万历年间周朝俊撰写的《玉名堂批评红梅记》之《秋怀》,后被徽剧、京剧、秦腔、扬剧等多剧种移植演出、流传,成为戏曲经典剧目。
清康熙年间,凤阳花鼓被改了曲词名,流传到北方地区。《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在山西平阳观看了凤阳花鼓表演,即席赋诗赞道:“凤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忌,街西勾断路人肠。”
清朝末期,凤阳花鼓流传更广,甚至漂洋过海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百代”“大中华”“胜利”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唱片,使凤阳花鼓广为流传。
凤阳花鼓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曾经作为底层劳动人民的一种谋生手段,凤阳花鼓的舞蹈与小调的题材全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舞蹈柔美、曲目有近百种。经典曲目有《凤阳歌》《鲜花调》《凤阳花鼓》《欢送大姐上北京》《全家乐》《花鼓新声》《姑嫂二人对唱》《凤姐与阳哥》《柳岸春晓》《情满小岗村》等。
一九四九年前后,党和政府重视挖掘整理传统民间节目,培养和提高民间艺人表演水平,凤阳花鼓迎来了艺术发展史上的春天。
20世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专用小鼓伴奏演唱,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1955年春,新中国第一代花鼓女欧家玲、刘明英等带着凤阳花鼓进入北京怀仁堂进行表演,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著名曲目《王三姐赶集》,并给予高度的赞扬。这是凤阳花鼓继乾隆年间进入宫廷演出后的又一个辉煌成就。
1958年的《全家乐》首次融入花鼓灯的多种台步和身段;1972年的《花鼓新声》首次以歌舞剧的形式出现在舞台;1981年的《凤姐与阳哥》是歌舞、戏剧、音乐、舞美最高层次的糅合实践;1994年,孙凤城、陆中和、夏玉润等人在创作《柳岸春晓》时,把“凤阳三花”(即花鼓灯、花鼓戏、双条鼓)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极大丰富了舞蹈的语汇。
党的十八大以来,凤阳花鼓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过去提起凤阳花鼓,给人的感受总是妻离子散、凄苦悲凉,而现在的凤阳花鼓则给人以清新淡雅、柔和飘逸、幸福安详的感觉。”游客赵辉欣赏完凤阳花鼓后说,“凤阳花鼓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散发泥土气息的同时,正在走向更为宽广和丰富的艺术领域。”
近年来,凤阳花鼓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名声也越来越大,先后登上上海世博会、湖南吉首国际鼓文化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要舞台,尽显凤阳花鼓艺术魅力。
2006年5月20日,凤阳花鼓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Ⅴ-36。
2016年6月28日,凤阳花鼓新作《情满小岗村》应邀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共同举办的向党汇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这是安徽省唯一入选作品,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凤阳花鼓第五次应邀进京参加高规格节目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