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凤阳花鼓是民间艺术瑰宝,堪称我国近现代音乐的“酵母”“鼻祖”,地位举足轻重。
从历史中走来,一路风雨一路歌,凤阳花鼓也曾一度面临生存考验,原生态的凤阳花鼓曾有一段时间濒临人才断层、走向衰亡的危险,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需要保护。
凤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凤阳花鼓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文章,让这一传统艺术散发出新的活力,让这朵艺苑奇葩开得更加旺盛、更加灿烂。
凤阳县实施了凤阳花鼓艺术保护工程,成立了凤阳花鼓研究会和凤阳花鼓乡艺术团,组建凤阳花鼓艺术学校,筹建凤阳花鼓艺术博物馆,组织凤阳花鼓民间艺人及其专业创作艺术家对花鼓进行深度研究,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妥善归档保存。
2011年凤阳县被安徽省文化厅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省级传习基地。同年,凤阳花鼓经批准,永久性入驻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2008年的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孙凤城,是凤阳县红心镇荷塘底村人,离凤阳花鼓发源地燃灯乡仅数里之遥。孙凤城的祖母、母亲在一九四九年前就是当地出了名的花鼓艺人。不到5岁的孙凤城,就跟着祖母、母亲学打花鼓,走村串乡、挨门逐户,敲着花鼓乞讨,与花鼓结下了一生之缘。
为使凤阳花鼓走向更为宽广的艺术领域,孙凤城成为凤阳县文化馆一员后,搜集、整理、创作出近百部凤阳花鼓作品,其中40余部在全国、省、市汇演和比赛中获奖。另一方面,着力做好凤阳花鼓的传承,除了对本地花鼓爱好者进行传帮带,还在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专门向大学生传授花鼓技艺。退休后到深圳居住,把凤阳花鼓也带到了南方的都市。
“凤阳花鼓这个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它是凤阳人民的精神财富。我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凤阳花鼓的传承工作。”孙凤城说。
近年来,凤阳县还通过将凤阳花鼓融入群众生活、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之中,走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新路径。主要包括:发挥文博图三馆、乡镇文化站、校外机构等平台作用,开展传习传播活动,打造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精品,服务群众生活;大力开展凤阳花鼓传习培训,举办多期凤阳花鼓培训班,构建了从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形成了花鼓培训惠全民良好氛围;以凤阳花鼓助力乡村振兴,将凤阳花鼓节目送往各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推出凤阳花鼓相关文创产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将凤阳花鼓融入城市建设,推出凤阳花鼓城市吉祥物,设计建造了地标建筑凤阳花鼓大剧院,将凤阳花鼓曲目“凤阳是个好地方”标牌设置在各路口处;积极开展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对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凤阳花鼓影响力,如2022年8月参加第十九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等;推动凤阳花鼓创新发展,创新性编创凤阳花鼓健身操(舞),打造出集健身、娱乐、艺术于一体的新型花鼓表演形式,并以广场舞、健身操、工间操等形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凤阳县高度重视凤阳花鼓的传承与发展,2017年起,在全县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先后建立1个省级、3个市级和31个县级非遗传习基地,举办多期培训班,并在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凤阳科技学校及全县各中小学校开设花鼓兴趣班、兴趣课或兴趣小组,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课间操也改成了凤阳花鼓健身操,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培养更多的凤阳花鼓新生力量,让凤阳花鼓后继有人,形成了少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相结合的传承梯队。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打响凤阳花鼓品牌,凤阳县先后举办了主题为“敲凤阳花鼓,唱经济大戏”的四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与央视合作,拍摄8集电视系列片《凤阳歌》。
历史将丰富的文化积淀在当下,各地形成一个个内涵丰厚、且活态存续的“非遗代表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凤阳花鼓全书》应运而生。
2010年12月,凤阳县对《凤阳花鼓全书》论证立项,编纂人员先后前往十余个省市和40余家科研院所、图书馆,征集文字资料1000余万字和大量的影像和图片资料。历时5年编纂,历经6轮次审核、校对,2016年5月28日,450万字的《凤阳花鼓全书》出版,全书分为五卷:《文献卷》《文集卷》《词曲卷》《史论卷》《音像卷》。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本系统研究凤阳花鼓的专著,也是中小型国家级非遗艺术类项目中首部集资料性、研究性、系统性为一体的著述。业界认为,凤阳花鼓在历史发展演化进程中形成多种形态,诸如歌舞、说唱、戏曲等,是一种集多种音声技艺形式为一身的全方位、大概念的艺术样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典藏阅览部主任俞冰认为,《凤阳花鼓全书》是中国中小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除昆曲、京剧等)的第一部集资料性、研究性、系统性为一体的专著,对我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与保护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凤阳花鼓全书》堪称撬动艺术研究新视角。该书所阐述的“凤阳花鼓”,对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进行了扩展,既有属于曲艺类的“花鼓小锣”,又有民间舞蹈类的“花鼓灯”,还包括属于戏曲类的“卫调花鼓戏”,尚有以锣鼓演奏等直称“打花鼓”的形态,是一种全方位、大概念的艺术,是沿袭明清以来中国乃至全世界对凤阳花鼓不同释义的集合。比如《史论卷》在全面系统阐述凤阳花鼓这一表演艺术时,遵循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广征博引、旁稽博采,采用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的方法,从历史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凤阳花鼓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其原因、过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艺术领域的流传、发展情况,以及凤阳花鼓所涉及的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民俗、宗教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词曲卷》集合凤阳花鼓具有代表性的463首音乐曲目,包括原生态的、流传全国的和改编创作的“凤阳歌”词曲,力求全面展示凤阳花鼓曲目中的“凤阳歌”及其变化形式。业内专家认为,《凤阳花鼓全书》提出的学术观念出新,编纂的角度出新,是迄今为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出版的首部巨作,同时也填补了我国有史以来凤阳花鼓无完整详实文字、音像记载的空白。
“《凤阳花鼓全书》的出版不是终点,而是为研究凤阳花鼓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项阳在为《凤阳花鼓全书》作序时指出,此书是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值得下大工夫和力气去深层把握。《凤阳花鼓全书》顾问吴庭美认为,当下应该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多角度,重新审视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把凤阳花鼓的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与其同类样态还有很多,如果每种样态都能够像《凤阳花鼓全书》的编纂者这样倾力,必将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得到有效揭示,如此方可让子孙后代明确我们究竟有怎样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会有更好的承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