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6日
第A06版:副刊

来自民间·回归民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凤阳花鼓既能陶冶情操,也有健身功效,理当得到尊重和善待,更需要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2012年,凤阳县组织文化馆副馆长肖庆红、体育局副局长梅周成等有关专家和民间老艺人,对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编创一支更适合现代人健身需求的新舞蹈——凤阳花鼓健身操(舞)。该健身操(舞)集表演和健身功能于一体,将健身动作与凤阳花鼓相结合,集健身、普及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极具观赏性和健身性,既体现舞蹈的柔美又具有健身的力度和强度,整套动作运动量适中,适合各类健身人群的演练,深受健身爱好者喜爱。经过系统培训的1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分赴全县各晨晚练点,跟踪指导健身爱好者练习推广凤阳花鼓健身舞。

一时间,学花鼓健身操成为全县男女老少的新时尚。

2020年,凤阳县老体协与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对凤阳花鼓健身舞进行改编,历时10个月,先后修改8次,编创出第二套凤阳花鼓健身操(舞)。此套凤阳花鼓健身操(舞)的音乐元素和基本造型,仍以凤阳花鼓的音乐,和丹凤朝阳、丹凤展翅、背手打鼓、簸箕步、皮球花、左右摆鼓、四个方向打鼓等经典的双条鼓动作为基础,再融入体育健身的基本步伐、肢体运动、队形变化等要素,并以“凤”字为题命名每个动作,突出地方特色和科学健身功能,将舞蹈与健身操有机融合在一起。与2013年完成的第一套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套突出欢快热烈的气氛张扬,第二套侧重于柔美舒缓的“凤型”个性展示。在音乐的配器编配上,融入了更多的民间器乐和打击乐的传统元素。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每天傍晚,华灯初上,凤阳城乡的文化广场上,一群群男女老少在凤阳花鼓曲调的伴奏声中,跳着独具地方色彩的凤阳花鼓健身操,是广场舞,也是地方独有的全民健身运动,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作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凤阳花鼓,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民间艺术,她从民间来,之后走上舞台,成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近年来,随着不断推广、创新和普及,从校园花鼓韵律操,到凤阳花鼓广场舞,凤阳花鼓又最终回归了民间,“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在国家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在凤阳县委县政府、文化旅游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精心呵护下,凤阳花鼓这一传统艺术正在不断推陈出新、翻奏新曲,散发出新的活力。在祖国艺术大花园里,这朵艺苑奇葩正开得更加旺盛、更加灿烂,在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弘扬地方传统特色文艺、坚定文化自信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3-07-06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5770.html 1 3 来自民间·回归民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