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4日
第A03版:言论

眼光与见识

□周元桂

读古鉴今,读书鉴人生。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作为一个渴求人才的故事早已尽人皆知,它所潜藏的人生智慧与处世哲理颇值得深思。比如,刘备为什么要三次躬请诸葛亮出山?而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又何以能对”当今天下形势”作出那样环环相扣的精当分析,并提出极富眼界的应对战略?

显而易见,前者所体现的是眼光,后者所显现的是见识。细思之,蜀国的崛起与发展,正是得益于刘备有深邃识才的眼光,诸葛亮有宏韬高明的见识,二者相得益彰的完美结合,构成超凡的时势推动力,从而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眼光和见识虽然难以量化,却是卓越之人的基本素质与必备条件。康熙帝虽不是清朝首任皇帝,但他以其超凡的眼见和胆识以及执政时间之长久,而成为清廷政体的实际开创者与奠基人。他不仅平灭了“三番“之乱、果断收复了台湾,还摒除奸佞,积极接纳汉文化,繁荣经济。执政达61年,开创了帝王在位时间最长的纪录。唐太宗在同魏徵等人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不仅是眼光,还有胸襟。尽管魏徵曾是玄武门之变中的政敌,但他仍能不厌其烦地倾听魏徽的谔谔进言,并与属下平等讨论,谦和对话,虚心采纳,从而开创了”君纳臣谏,臣进直言”的治国懿范。

历史表明,无论是实现个人成功,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眼光与见识都断不可少。一个人但凡有眼光,就会富有宏阔深远的视域,入木三分的穿透力,直入底蕴的明彻性。无论察人察事都能见微知著,洞烛枢机,提挈要领,抓住内质。而高明有见识的人,会在为人处世中每每高屋建瓴,深谋远虑,成竹在胸,极具创新思维和战略考量。二者默契结合,必然会相得益彰地走向成功,成就大事。

有道是:一个民族需要有仰望星空的人群,这对于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市场大潮滚滚涌来,物欲恣意裹挟人心之际,尤需如此。君不见,当人一旦变得没有眼光,只有视力;没有见识,只有意见的时候,整个民族和整个社会的”三观”就会变得越来越浅薄或歧义化。尤其是进入社会转型期,更加需要这些超凡的人群,来理智而淡定地对形势和愿景作出确当的评判和设定。刘备与诸葛亮就是一对相得益彰的仰望星空者。

刘备不仅是发现诸葛亮的伯乐,而且还对其充分信懒重用:他把政务与军谋都委任诸葛亮全权料理。建立蜀国后,又进而明确地让诸葛亮将丞相与军事统帅一身兼,充分发挥了孔明先生的才智与贤能作用。诸葛亮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竭力效忠、精诚奉现。二者的交相辉映,使蜀(汉)臻善出无限生机。刘备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高超领导艺术,很值得后世借鉴也!

如今,求贤若渴的单位与部门不可谓不多,也曾磨合出大见成效的一些事例,但出现尴尬局面者也不鲜见。如有些单位与部门(尤其是科研领域),对高薪招聘来的人才,只当作金字招牌以显炫赫门庭,却对他们不委任以发挥特长的职位,使人家窘抑得有才难展,有苦难言。无从用武,岂能达愿?

世界永远都在向人们提供联袂升华的愿景、相得益彰的契机,珠连壁合的条件,但前提是人们必须有眼光发现它,有见识体悟它,有定力抓住它!做到这“三有”,则在创新、攻尖过程中,就会精彩纷呈!

2021-11-04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4636.html 1 3 眼光与见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