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定远县委党校校委委员 崔海迪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深刻意义,指出了加快农村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党校系统强化干部教育、服务发展大局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诠释了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逻辑主线,为党校系统深化理论教育和实践创新提供了重要指引。
改革创新的时代命题。小岗精神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符号,其“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揭示了改革的核心动力。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党校系统需将这一方法论融入教学,引导党员干部从历史维度把握改革规律,从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路径。
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尊重农民意愿和基层首创精神”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校教学需强化群众路线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关头勇者胜。面对当前经济转型、乡村振兴等硬任务,党校要通过系统性能力建设,培养干部直面挑战、破解难题、“啃硬骨头”的能力。
二、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践路径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校系统要立足“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职责定位,构建“学、研、用”一体化机制。
以“学”筑基:聚焦改革精神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深挖改革基因,将弘扬小岗精神作为教学重点,开发“改革开放史”“基层首创案例库”等专题课程,剖析深化改革中的思想解放、制度创新逻辑。邀请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等改革亲历者,开设专题讲座,用鲜活事例增强理论说服力,强化“敢闯敢试、破局突围”的担当意识。
以“研”赋能:瞄准改革痛点开展靶向性研究。构建“问题清单”研究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改革重点领域,聚焦土地流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组织学员开展“揭榜挂帅”式课题攻关。建立跨区域党校研究联盟,与安徽小岗干部学院等党校结对共建,整合地方改革案例资源。
以“用”验效:推动研究成果向改革实践转化。通过跨学科合作、成果转化机制建设、政策引导与支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持续反馈与优化以及转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措施,推动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改革实践。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将学员在基层改革中的创新举措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对成功经验给予表彰推广。
三、新时代党校深化改革的启示与展望
坚持“三个结合”方法论。理论讲授与实践淬炼结合,避免“坐而论道”;历史经验与时代课题结合,防止“就事论事”;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杜绝“上热下冷”。
构建“四维赋能”新格局。政治赋能,把牢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确保改革方向不偏;数字赋能,开发“云上改革案例库”,实现全国党校资源共享;机制赋能,建立改革容错免责清单,激励干部大胆探索;文化赋能,弘扬小岗精神,营造鼓励创新的校园氛围。
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小岗村持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党校系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将“敢为人先”的基因注入干部教育全过程,培养更多“闯将”“干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党校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校人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让改革精神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薪火相传,续写新时代的“小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