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
第A03版:健康

全麻会让人变傻?这份指南请收好!

听说全麻手术后,人会忘事、反应慢?

我孩子这么小,麻醉会对他的智力发育很不利吧?

全麻手术对身体非常不友好,会让人脑子变笨,是吗?

大家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疑问,或者听过这类的传言,但其实,变傻这件事,麻醉不背这个黑锅。接下来,我们就来揭开全麻这个神秘的谜底吧。

全麻“沉睡魔法”大揭秘:大脑如何被“按下暂停键”

我们把大脑比作一个热闹非凡的“超级工厂”,里面有无数活力满满的“工人细胞”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而全麻药物就像给这些“工人细胞”发了休息指令,让它们暂时歇一歇,大脑也就跟着进入了休眠状态。简单来说,全麻就是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等方式,把麻醉药送进体内,让中枢神经系统安静下来,人就没了意识、感觉不到疼痛,肌肉也放松了,就像被施了“沉睡魔法”,整个手术过程就像睡了一觉。

全麻后“智商掉线”?别被表象忽悠啦!

很多人觉得全麻后记忆力下降,就认定是全麻让人变傻了。但从科学角度看,这完全是误解。大脑掌管着我们的认知、记忆等复杂功能,全麻药物确实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可它只是让大脑暂时“停工休息”,并没有搞破坏,更不会改变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而且,全麻药物在体内会很快被代谢分解,随着尿液、呼吸等排出体外。一场手术下来,药物作用时间有限,而记忆力衰退是个漫长的过程,把两者划等号,实在没道理。全麻后短暂的迷糊、忘事,可能是手术应激、睡眠不足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和全麻本身关系不大。

麻醉也有“小脾气”:不可不知的副作用

虽然全麻是医疗领域的得力助手,但它也并非毫无“脾气”,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1.术后苏醒阶段,不少患者会感觉口干舌燥,这是因为一些麻醉药物会抑制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口干舌燥。还有全身麻醉通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借助呼吸机辅助通气,使得口腔水分流失。术中体液丢失也会产生口干症状。

2.手术中置入或拔出人工气道(气管导管或喉罩)的操作,会让部分患者术后咽喉疼痛,极少数人还会出现声音嘶哑的情况。

3.麻醉苏醒后会出现头晕现象,有的表现为嗜睡,有的是晕眩,还有的视物模糊。这主要是因为麻醉药物还未完全从体内消退,不同患者对麻醉药的代谢存在个体差异,消退程度不同,反应也就各异。

4.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可能会引起瘙痒,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及时告知麻醉医生,采取适当措施就能缓解。

5.恶心和呕吐,通常在手术后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发生。手术体位、手术类型,甚至患者性别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引发,而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

6.尿潴留,全麻药物会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同时可能影响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导致膀胱排尿反射减弱,导致患者无法感知尿意。在麻醉药物代谢后,膀胱功能会逐渐恢复。

7.疲惫。有研究运用疲劳量表量化评分后发现,全身麻醉术后一天,患者的躯体和精神疲劳评分均会增加。至于为何会如此疲惫,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所以术后1-2天多休息,对身体恢复很有帮助,一般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儿童全麻:家长揪心的智力发育真相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宝,一听说要给孩子全麻做手术,家长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怕影响孩子智力发育。2019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多项研究显示,5岁前接受全麻和局麻手术的孩子,后期在智商、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没有差别。另有研究表明,3岁以上儿童接受单次3小时以内的全身麻醉,对智力发育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家长们不用过度焦虑,现代麻醉技术在保障孩子手术顺利的同时,也能守护好他们的智力发育。

别因误解错过全麻这个“医疗救星”

虽然大家对全麻有各种担忧,但实际上,全麻已经是一项相当成熟的技术,安全性有多重保障。

1.麻醉前,麻醉医生会给患者来个全身大检查,详细了解身体状况,评估能不能耐受全麻,还会指导患者做好胃肠道准备、调整用药等。

2.手术中,各种先进设备齐上阵,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等生命体征,麻醉医生就像“幕后守护者”,时刻盯着数据,根据手术进程精准调整麻醉深度,确保患者安全。

3.术后,也有完善的护理和随访,帮助患者尽快从麻醉状态中恢复。

如今,随着麻醉药物的更新换代、设备的升级以及技术的进步,全麻的安全性更是稳步提升,让无数高难度手术能顺利开展,拯救了无数生命,是医疗领域的“大功臣”。

所以,全麻并不会让人变傻,它是一种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的安全可靠的医疗手段。下次再遇到需要全麻的情况,可别再被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言吓到了。

(天长市人民医院 董丽丽)

2025-04-2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9916.html 1 3 全麻会让人变傻?这份指南请收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