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体重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正式启动了“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减肥的方式有很多,中医减肥就是其中一种,中医认为,肥胖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痰湿内蕴、气血不畅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减肥法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祛湿化痰的功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肥胖的问题,其中中医针灸穴位埋线减肥法颇受欢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种中医减肥方法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以针灸理论为指导,在针灸理论指导下,在埋线针内装入可吸收线体,经针孔推入辨证取穴“穴位”,使其在体内缓慢软化、溶解、液化、吸收,对“穴位”进行持续刺激,调节周围自主神经及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脏腑”之功效,是一种集穴位封闭、针刺、刺血于一体的治疗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易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可进一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穴位埋线减肥的原理
1.抑制食欲,抑制消化吸收:可抑制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降低能量摄入,提高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
2.促进新陈代谢:穴位埋线刺激人体能量代谢,提高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动员与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效果因人而异,大多数人坚持了几个月之后,身体素质会有所提升,新陈代谢加快,脂肪消耗加快,既能瘦身又能养生。同时在选择穴位时,也要根据肥胖者的身体情况来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肥胖的问题。
关于中医针灸穴位埋线的那些事
1.什么人群适合穴位埋线?
对单纯性肥胖,产后肥胖,食欲好应酬多的上班族,脾虚湿气重的肥胖人群,穴位埋线可以抑制人体旺盛的食欲,抑制胃肠消化吸收,激活交感神经,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是中医减肥的独特优势。
2.穴位埋线是否安全?
穴位埋线是由专业医师用一根小针,将线体材料注射到对应穴位上,只需1-2秒钟即可完成,一人一针,避免了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并且不用取出埋线材料,穴位埋线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它可以被人体内的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此线体材料过敏人群不能使用这一减肥方法。
3.穴位埋线减肥后的注意事项
埋线后6-8小时内不能沾水,10个小时后才能洗澡(针眼当天不要沾水),在最初的三天内,在洗澡时须采取淋浴,不能泡澡。
埋线后局部会有酸胀痛的感觉,正常情况下三天就会自行消失,个别穴位胀痛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一周。埋线后有个别患者会表现出疲倦乏力、低烧等症状,这是正常现象,一般2-5天就会自行消失。如有渗出、化脓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针孔部位出现皮下出血属于正常情况,可进行冷敷治疗,24小时后再进行热敷,一般一到两周左右就会消退。
埋线后三天内尽量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比如游泳、跑步、爬山、跳操等,以免穴位酸胀感加重或者是局部肿痛。
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食用鸡蛋、海鲜、羊肉、牛肉等,不要吃辛辣、腥膻的食物,不要饮酒。减肥期间饮食要清淡,随着食欲的降低,可以逐渐少吃一些,中午吃个七八分饱,晚上吃个六七分饱。
治疗的时候要避开经期和孕期。
埋线后2天内不要对埋线区进行按摩,否则可能会使线体吸收加速。
中医针灸穴位埋线减肥的优势
1.健康科学:穴位埋线是把中医针灸的精髓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通过经络穴位对人体进行调理,从而达到“健康瘦”“科学减肥”的目的,避免“一刀切”的节食减肥。
2.持续性:穴位埋线是将可吸收线体植入腹部、脾胃等相关穴位(如中脘、天枢、足三里),持续抑制食欲,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特别适用于“苹果型”身材肥胖,易水肿的人群。
3.个性化定制:穴位埋线也能适应病人个体差异,采用个体化配穴方法,增强脾肾功能,改善“虚胖”“过劳肥”等症状。
4.简便省力:埋线过程微痛、无创伤、省时、省力。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的针灸刺激方式,一次只需要15分钟,2周后就会自行吸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5.不易反弹:穴位埋线是中医的衍生产品,它以科学的辨证论治为基础,结合个体化的饮食锻炼,重塑健康生活方式,打破“减肥-反弹-更胖”的恶性循环。
其他中医减肥方法有哪些
1.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最重要的减肥手法之一,以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刺激为主要治疗手段,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机体代谢,减少脂肪沉积。
2.拔罐减肥法:拔罐是利用皮肤、穴位的负压来达到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痰湿体质的目的。无创、无痛,特别适合腹部肥胖的人士使用。
3.艾灸减肥:艾灸是利用艾蒿的温通经络、祛湿散寒、增强脾胃运化功能的功效,尤其适用于体寒,新陈代谢慢的肥胖人士,助阳升阳,加速脂肪燃烧。
4.耳穴贴压法:耳穴为人体经络的反射区,对其进行贴压,可调节食欲,改善代谢,达到减肥的目的。
中医针灸穴位埋线对减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过度神话穴位埋线,别以为几针就能见效,埋线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坚持适当的运动,以预防反弹。
(天长市人民医院 瞿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