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5日
第A03版:健康

睡不着,莫慌张,中医外治来帮忙

你是否有过以下经历?因吃得过饱或肥甘厚腻睡不着,因生气睡不着,因思虑过度睡不着,因身体不适睡不着,因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睡不着,因熬夜刷手机而睡不着……睡不着,莫慌张,中医外治来帮忙。

什么是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中医病名叫“不寐”。不寐是不能正常睡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常见症状还伴有多梦,噩梦纷纭,醒后心慌、出汗、疲劳、乏力、烦躁易怒、焦虑、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长此以往还会出现精神错乱等症状。

引发睡眠障碍的因素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失眠是“阳不交阴”,即“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还有“胃不和则卧不安”“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此水停心下,不得眠”“心(藏神)血不足,神不守舍”“肝(藏魂)虚血少,魂不守舍,多梦纷纭”等说法,基本阐述了失眠与心、肾、脾胃、肝这些脏腑有密切关系。

中医外治法有哪些

治法是安神宁心,镇静除烦。针灸以手少阴经穴、督脉、足太阳经及八脉交会穴为主。推拿可以按揉这些经络上的穴位,起到安神宁心助眠作用。

中医外治法治疗手段很多,包括推拿手法、针刺、艾灸、拔罐、耳穴压丸等特色疗法。这里重点介绍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特定穴位或部位,安神宁心,镇静除烦,改善睡眠症状。推拿取穴如下:安眠、四神聪、神门、太冲、三阴交。

安眠穴——“安神助眠”

作用:具有安神助眠作用,在缓解失眠方面有奇特效果。

定位:安眠穴属于经外奇穴,是头面部气血汇集于项部的输穴,位于项部后枕区,我们先找到耳后凹窝三焦经翳风穴,再找到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胆经风池穴,安眠穴就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中点处。

操作:安眠穴按摩保健操,睡眠前用我们的大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或点按安眠穴,在穴位处有酸胀感觉的时候,达到效果,每次按揉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注意手法轻柔,力度适中,避免暴力操作。

四神聪——“四路神仙各守一方”

作用:可以治疗头痛、失眠、健忘、眩晕。

定位:四神聪是经外奇穴,要想找到四神聪的位置,首先得知道头部的最高点,诸阳之会的“百会穴”在哪里。百会穴在头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即为百会穴;四神聪则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四穴。

操作:用指尖对四神聪穴进行点按,每次100-200下,在头顶部穴位处有酸胀感的时候,停止操作,按摩时要用力均匀、柔和、持久,不要用力过度,损伤皮肤。

神门穴——“心灵的守护神”

作用:调节神经,补益气血,安神定志。

定位: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穴位原穴,神门穴在腕掌侧横纹上,也就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伸出一只手握拳,手部出现三条筋,神门在靠近小指的大筋桡侧缘。

操作:用拇指指腹点按神门穴,穴位处出现酸胀感的时候结束操作,每次大概90下,按摩时要用力均匀、柔和、持久,不要过度用力。

太冲穴——“出气筒”

作用:补益肝脾肾,舒畅情志助眠。

定位:太冲是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穴在足背,属于足厥阴肝经穴位,太冲穴怎么找?找到第一、第二个脚的脚趾缝,缝纹端向足背上方推,发现推不动的位置,就是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就是太冲穴。

操作:用拇指按揉太冲穴,让身体穴位处有酸胀感,每次2分钟左右结束操作,操作时要用力均匀、柔和、持久,不要损伤皮肤。

三阴交——“大补穴”

作用:补脾补肝养肾,养阴助眠。

定位:三阴交属于足太阴脾的穴位,是足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所以称“三阴交”,位于足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个手指宽的距离,胫骨内侧缘后。

操作:拇指指面以顺时针的方向环形按揉该穴位,出现局部酸胀发热的时候,结束操作。

除了穴位按揉,还可以用双手拇指抹法,从眉心沿两眼眶向太阳穴分推,从眉心向上沿前额正中往头顶百会抹,最后扫散头部两侧。

除上述治疗以外,我们更要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少思虑。另外睡眠周围环境安静,室内光线偏暗,睡眠床品干净舒适,睡前不胡思乱想,不喝茶和咖啡,作息规律,坚持泡脚,都能帮助缓解睡眠问题。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徐光林)

2025-03-05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8050.html 1 3 睡不着,莫慌张,中医外治来帮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