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7日
第A06版:印象滁州

博物馆里识滁州

□作者:云 荷

你如果想了解曾经的滁州,那就来滁州博物馆,这里既能回溯过往的岁月,也能聆听历史的低语。

滁州博物馆,简称滁博。坐落在滁州市政务中心西南角上,是皖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它的建筑面积19605平方米,是一座中间带有天井的灰色长方形建筑。天井顶部覆以玻璃,可采光,能挡雨,抬头便见悠悠白云飘过蓝天。滁博,从13433平方公里的滁州地区,挑选出极具特色的自然风物和历史文化,在环形展厅里,进行各种精彩的实物展示。

当你走进滁博,必被迎面展示的巨幅“江淮风情”石雕震撼。洁白的大理石,似悬挂前川的瀑布,从三楼飞跃流下,几千年的江淮沧桑,被瞬间演绎定格。

一楼是名山秀水自然风物陈列。在这里,你可以领略“浓缩版”的滁州山水胜境和自然之美。

形似一枚红枫叶的滁州地区,既拥有悠久历史的地质奇观韭山洞,亦有安睡了150万年的女山火山,更有皖东“朱砂痣”——大横山丹霞胜景。2400多公里长的郯庐断裂带,从滁州市下辖的明光市、凤阳县和定远县斜划而过,给滁州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藏;6500万年前白垩纪生命大爆发,也在滁州留下了精彩华章。国家级池杉湖湿地公园,在滁州下辖的来安县;有“江南坝上草原”之称的大柳草场,在滁城西郊;中国四大名菊之首的滁菊,生长于此。中国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建在此处,而欧阳修任职滁州期间,写下了传唱九州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更是褒扬了琅琊山水,四时佳景的不同。

在这里亦可了解蔚然深秀的琅琊山。晨昏,百鸟呼朋引伴,歌喉婉转;夏秋,银溪淙淙,隔山对唱。山里既有甘泉、奇石、古梅等大自然馈赠的礼物,亦有佛刹、亭榭、石刻等人文景观。若有时间,定要顺着这窥见的“一斑”亲自去逛一逛琅琊山,琅琊山里,人与自然和谐融洽为一体,让心灵与景物相依相惜,既寄寓了文人墨客们深情,也留下许多先觉者的思索。游走群岭,“径行蹑霞雨,跬步隔岚烟”,不仅滁人百看不厌,游览的外地人也流连忘返,甚至成为许多人“心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胜地。

你参观完一楼,或乘电梯,或拾级而上,沿着大理石台阶上到二楼,顺着走廊地面上的绿灯箭头所指,继续走读博物馆里的滁州。

二楼是风涌江淮历史文化陈列。装饰古朴的“源起淮水”展厅里,各种形状不一的陶器碎片,来自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这些有历史感的人类生活用具,是1977年的考古学家们从定远县侯家寨文化遗址发现,后经挖掘出土。定远县侯家寨文化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文化遗物,大量的实物展现了滁州悠久的历史。

当你漫步环形展厅,如穿越时空隧道,目光与那些老旧事物一一相遇。绿色斑驳的青铜器、万千风华的漆器、精致细腻的玉器、古朴沧桑的铸钱石范、精雕细琢的铜镜,从古墓挖出来的钱币、首饰、瓷器等,这些精彩的过往,让你欣赏得津津有味。

墙上悬挂的铭牌,用文字,扒开岁月层层叠叠的褶皱,找出砖窑、驿道、关隘、路运、学校、烟标、邮票、美食、绘画、戏曲和建筑构件等遁藏的时代风物,一段介绍告知大众,这些都曾是时光的“掌心宠”,也是旧相簿里泛黄的乡愁。这些人文老物,浸润了各自时代的情感,被滁博从逸去的时空追回归拢,定格成一幅幅永不褪色的画卷,供后人追忆思念。

在华夏漫长的历史长空中,滁州历史名人多如繁星。中国最早开始写生,探索花鸟精神的宋代画家崔白;中国唯一的草根皇帝朱元璋;肉身成佛的憨山大师;开我国讽刺小说先河,写下《儒林外史》的吴敬梓;被世界最具权威的《自然》学术期刊尊为科学奠基人的王贞仪;被誉为“民国建筑第一人”,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吕彦直;辞官寻母、孝道垂范人间的朱寿昌;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等,都是滁州人。

布恩滁州的历史名人也不少。赐山名琅琊的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吟诗《滁州西涧》的韦应物;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的欧阳修;龙潭讲学的心学宗师王阳明;修建奠枕楼,盘活滁州经济的辛弃疾;建学校、劝农桑、编撰26卷《永阳卷》,让世人了解滁州的陈琏等,他们为滁州的发展,都先后作出了重要贡献。

滁州地区最早的居民,称“淮夷部族”。地名,自商至今3600多年间,由最初可考的“椒诸侯国”经九江、涂中、清流、新昌、至滁州等,经历多次更迭。简单的改名,几千年风卷云涌。

近代展厅则生动展示了滁州近代的历史变迁。这里陈列了日本侵犯滁州的各种物证,以及共产党人带领滁人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让后人深刻了解那段落后挨打的痛苦经历,借史警今。名为《滁州记忆》的浮雕墙,刻画出二十世纪老滁城鲜活的人间烟火,情景再现了艰难岁月里,升斗小民的衣食住行,让后人与今天的生活能做出清晰的对比。抚今追昔,滁州,一路走来筚路蓝缕。它的过往,被滁州博物馆一一挖掘珍藏,让后人借史鉴今。

滁州博物馆,就像滁州的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一眼千里”,领略青山绿水间风光入心田,瞥见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共生,感受滁州的秀丽明媚和风物嘉美;我们可以“一眼千年”,窥见过去的辉煌与沧桑,见证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感受滁州悠长文脉经久不衰的魅力。

2025-02-2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7784.html 1 3 博物馆里识滁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