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7日
第A06版:印象滁州

建在村口的爱心“小站”

□全媒体记者 郑安杰

早春正月,乍暖还寒,村头还是冷飕飕的,而走进天长市永丰镇宏大村村口一方不足20平米的简易“合金小屋”里,却格外“温暖”。偶尔经过的村民会从这个小屋里听到阵阵童声,再一瞧,阳光透过小屋的窗口已经收起了冰冷的棱角,正悄悄爬上了孩子们的脸庞,小屋里热气腾腾的,路过的村民已然习惯这样的场景,看到了也只是会心一笑。

这里本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安全劝导站,因为一群孩子和一次偶然的约定开始变得不普通。

“小站”就建在村口,第一次出现在这里是在2020年,本来是为了农村交通安全而设。2020年5月以来,天长市为全面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在天长全市16个镇(街)农村主要交通道口建立了32个交通安全劝导站,这方小屋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约定,“小站”温馨转身

“小站”建在了村口的农田边,一开始就是个普通的村级交通安全劝导站,交警和志愿者们会依托这个劝导站采取定点劝导、流动巡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过往车辆、行人开展劝导工作,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醒过往的村民注意文明出行、遵守交规,村民们来来往往早已习惯了它的存在。

而村里的孩子,看着这个小屋新奇,对“小站”则多了几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今年63岁的李明,是原宏大村党支部书记,也是首批参与的劝导员,平时总在“小站”里站岗值班,一边守着路,一边透过窗看着屋外的农田,看着乡里乡亲们在田里忙碌,都是庄稼人,李明看着他们心里总有踏踏实实、暖暖活活的感觉。李明还记得,那是在2023年10月,当时是农忙时节,交通局劝导的任务挺重,他在“小站”里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就在孩子们放学的那个时间段,“小站”门口多了几个孩子探头探脑的,想进屋子里玩又有点害羞退缩,李明想着路边不安全,啥也没说,把娃娃们领进了屋子,接连几天,李明都会见到那几个孩子,后来才知道,都是附近农忙人家的孩子,没人管,家长们怕不安全,就把孩子撵到了“小站”这边。李明啥也没问,就像有个心照不宣的约定:孩子来了,就领进去帮忙照看,家长忙完了,再把孩子领走。

时间长了,李明也在琢磨,孩子们在屋里待着光浪费时间了,他就想着能多做点,“当时就萌生了建立爱心驿站的想法,便向路段交管负责人汇报了想法,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

想法能得到共鸣,也确实与当地的现实情况有关,永丰镇地处城乡接合部,宏大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位于S204省道与永汊路交叉路口,这里是村民通往永丰小集镇的重要通道,周边村庄密集,每天过往村民较多。这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不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情感缺失、安全教育不足等诸多挑战。

想法得到肯定,行动就得跟上,当月,交通安全劝导站“留守儿童驿站”布置、装饰就完成了,装饰挺符合孩子们的需求,站内简洁明亮,温馨且充满童趣。墙上挂着色彩亮丽的交通安全宣传画,多层物品架上摆满了各类儿童读物和益智玩具。没几天,孩子们便奔走相告,或自发聚来,或由家长陪送,“小站”里孩子越来越多,劝导站很快成了孩子们课余时间的乐园。

“小站”每天都会有村干部轮流值守,他们“一岗双责”,既是交通安全的劝导员,又是“护苗成长”的志愿者。在道口人流高峰时段,他们执勤劝导;轮岗休息时,只要有孩子来驿站,他们就耐心陪伴。大家都想尽己所能用爱心填补孩子们因父母外出而产生的情感空缺。

为了孩子,“小站”一直都在

今年39岁的邵士萍,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参与了,她是永丰镇二墩村村委会妇女主任,平时的工作就是家长里短、细碎日常的,对村里也是人熟、地熟、情况熟,有了这些优势,她很快成长为“小站”的服务骨干。“小站”虽小,但也是一方小天地,她觉得自己该尽全力,也总能想着法子,让孩子们在“小站”里过得充实。

“我们有时会组织户外游戏,游戏中孩子们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了一个个难题,展现出了惊人的团队精神,真的是让我又惊又喜。”提到自己的付出,邵士萍更愿意分享孩子们的变化,“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我感受到了在这里的价值和快乐,同时也看到了劝导站凝聚力的增强。我希望自己的微薄努力能尽量填补孩子们的情感空缺,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这样的努力,也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回应。9岁的小萱(化名),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只有爷爷奶奶照顾的小萱生活单调沉闷,因为家庭的原因,小萱总是闷闷不乐。交通安全劝导站转型兼做“留守儿童驿站”后,小萱成了这里的“常驻”孩子之一,活动参与多了小萱的朋友也多了,这个爱绘画爱阅读的孩子在“小站”里找到了许多乐趣,“我最喜欢阅读角落了,那里有好多书,可以看到好多故事。我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很多好朋友和有趣的活动。”说起在“小站”里的感受,小小年纪的她脸上多了很多笑容。

后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只要有孩子,这个小小的空间就会组织活动,热闹非凡。志愿者们会向孩子们讲解交通安全等各类知识,和孩子们聊天,陪孩子们做手工、学书画,开展户外游戏,有时也会辅导他们完成家庭作业。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还在活动中增强社交技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小站”还积极与当地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天长市公安局交管大队专门为该劝导站授牌“留守儿童交通安全驿站”和“邵士萍交通安全工作站”。工作站还会邀请专业人员,举办一些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向上心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劝导站的负责人李明介绍说:“未来,我们还将持续邀请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来分享经验,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职业技能需求,拓宽视野,树立远大职业梦想。”

如今,“小站”的爱心服务已经运行一年多了,志愿者们发现,其实现在参与活动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少了,但他们依旧有着自己的坚守,“现在很多孩子跟着家长外出上学了,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了,但是我们的服务是不会停止的。”邵士萍告诉记者大家心里都攒着一团火,只要有孩子,哪怕只是一个两个,志愿服务就不会停。就像刚开始启动时的约定一样,只要有需要,“小站”就一直会敞开门,为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一盏灯……

2025-02-2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7783.html 1 3 建在村口的爱心“小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