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发明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重要任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贯穿国民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加快构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体系,推动取得更多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
一、构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践体系
2021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总体实践要求,是加快构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规范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丰富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内涵。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家庭”“培养什么样的家教”“弘扬什么样的家风”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命题。要坚持目标导向,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四史”学习教育、思政课教学、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家庭成员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践行现代家庭理念。必须进一步把握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深刻内涵和内在规律,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坚持树立新风正气与破除陈规陋习并举,永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深化家庭文明建设。要将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细化文明家庭创建标准和内容,完善评选表彰办法,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开展星级文明户、廉洁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创建,着力提升文明家庭创建品牌影响力。创新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持续深入开展家庭文明创建、家庭教育支持、家庭服务提升等活动,着力倡导家庭文明新风。树立鲜明导向,完善文明家庭管理办法,推动形成家庭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核心要义。必须健全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突出家庭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要树立和践行新时代家庭教育观,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要创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以身作则、耳濡目染,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关系到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从政治高度认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把塑造优良家风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作为人生的必修课;自觉增强培养现代文明人格的自觉性,修身律己、廉洁齐家,以德治家、清风传家,着力营造党风正、政风清、民风纯、家风好的良好政治生态。
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这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承载着重要的职能和使命。要把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断丰富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方法与路径,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构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制度规范体系
要强化制度供给和保障,把“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公共政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善于运用纪法思维和纪法方式推进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作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都明确要求,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中国妇女十二大通过的《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修正案)》从制度层面进一步确认了家庭家教家风工作在妇联整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推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内法规的约束力。《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都明确规定,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因不重视家风建设而出现的不良后果作出了处分规定。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等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都有明确规定。
三、构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自主知识体系
加强理论武装和研究阐释,不断深化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与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相融合,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自主知识体系,为世界提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一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四个方面资源,即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资源、红色家风文化的资源、国外家庭教育的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加快构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自主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二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只有以中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必须从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丰富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提出新观点、提炼新概念、构建新理论。推动建设家庭领域新型智库,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选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推出一批有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的原创性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理念、主张、方案,在解读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上赢得更多话语权。要研究提炼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精神标识,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家风文化,推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自立自强。要研究、总结国内外家庭教育的有益经验,坚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探索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特色与规律,以及科学实施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常态化研究发布《中国人口与家庭发展》蓝皮书,为加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资源支持和学术支撑等。加强理论成果转化运用,更好指导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丰富实践。
三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加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顶层设计,系统研究分析家庭家教家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规划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学科体系建设上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规范体系。建立专门从事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科研、科教、科普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让科学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造福千家万户。
(作者单位:明光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