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 恋
“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在此地不要走动。”再次读到朱自清《背影》里对父亲记载的时候,我突然有一个与此毫无关联的奇思妙想:我要去见见二十岁的父亲。
我和父亲第一次见面,已经是他三十岁之后的事情了。那一天,我嗷嗷大哭地来到世上,他却高兴得像个小孩。等我开始懂事,知道用“父爱如山”的字眼来形容他的时候,父亲成了四十岁的中年男人模样。再到我穿着洁白的婚纱,他把我的手交到另一男人的手上的时候,他颤颤巍巍,眼中噙泪,已经六十岁。父亲二十岁的样子,我自然没有见过。所以,我想要用不同的记忆碎片,去描摹出父亲二十岁的模样。
想要了解父亲二十岁的样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翻相册。父母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拍结婚照,找他的照片还是费了好大劲,把全家翻了个底朝天,最后从一张大合照里找到了父亲。照片之中,那个年轻帅气的小伙过于显眼。二十岁的父亲,留着一头率真的长发,居然还穿着泡泡袖和牛仔裤。原来,二十岁的父亲,也是个放浪不羁的少年,他也站在当初的潮流前线。可如今,清一色polo衫,遮住了曾经有趣的灵魂,只留下了刻板的模样。
母亲和父亲相识于四十年前,那年恰好二十出头。提到父亲年轻的模样,母亲露出少女般的娇羞,还特意从一个陈旧的铁盒子里,找出了一封情书。我看着里面略带肉麻的字眼,竟然泪目。原来,那个会为小事和母亲拌嘴的父亲,曾经也用最真诚的字眼,写过最动人的情书。青涩懵懂的少年时光,在柴米油盐里,一点点成为了记忆。
二十岁的父亲,也有一个艺术的梦想。那天,打扫卫生的时候,我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个陈旧但干净的小本子,上面画满了各种写生图,在每一幅画作的落笔处,赫然地写着父亲的名字。二十岁的那位艺术家,如今已经老成了六十岁的农民,他以犁耙为笔,以土地为纸,让稻田溢满了花香。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搜寻完有关父亲年轻时的碎片,发觉和眼前这个农民形象的父亲相差太远,我心里描绘的父亲二十岁的模样,碍于脸面,一直不敢向父亲求证,算来算去,还是胆小,怕眼泪太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