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友佳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冬日的寒风中,我总爱寻觅那一抹温暖的记忆,它不急不缓,静静地在岁月的长河里流淌,带着一抹淡淡的烟火气息,那便是红泥小火炉的温馨。
红泥小火炉,一个简单而又古朴的名字,却藏着无尽的温情与故事。它不言不语,却以一种静默的方式,诉说着关于家的温暖、关于时间的沉淀、关于人情的厚重。每当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我总能在心底勾勒出一幅幅关于红泥小火炉的画面:那是一个简陋却充满温馨的小屋,屋内一角,一只红泥制成的火炉静静地燃烧着,火光跳跃,映照着周围的一切,也温暖了归家人的心房。
那年冬天,我带着一颗既忐忑又满怀期待的心,踏入了这个即将成为我第二个家的地方——婆家。寒风如细针,穿透层层衣物,直抵骨髓,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南方女子,对北方的严冬显得格外不适应。夜幕低垂,家中灯火温馨,婆婆见状,眼中满是疼惜,她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背,温柔地说:“孩子,别怕冷,妈给你弄点暖和的。”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婆婆便起了个大早,她的身影在院中忙碌,细心地调制着红泥。那红泥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她的手中渐渐成型,化作了一个小巧而古朴的火炉。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她的银发上,闪烁着母性的光辉。婆婆的眼神专注而虔诚,仿佛是在制作一件传家宝。
午后,火炉终于完工,婆婆小心翼翼地将它移至屋内,生起了火。火苗跳跃,舔舐着红泥的外壁,逐渐释放出温暖的气息,驱散了室内的寒意。她从厨房拎来一篮子食材:圆润的土豆、饱满的花生、金黄的红薯,还有那一颗颗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光泽的砂糖橘。婆婆将它们一一置于火炉边,用铁钳轻轻翻动,让它们均匀受热,空气中很快弥漫开一股混合着泥土芬芳与果实香甜的独特气息。
我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婆婆不时抬头,对我展露慈爱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对子女的疼爱,也有对我这个新成员的接纳与期待。我们之间没有太多言语,但那份默契与温情,却比任何言语都要来得深刻。
随着“咔嚓”一声,第一个烤熟的红薯裂开,露出金黄色的内里,香气扑鼻。婆婆赶紧拿起,小心翼翼地剥去皮,递给我:“尝尝,看合不合口味。”我接过,咬下一口,软糯香甜,暖意瞬间从舌尖蔓延至心底。那一刻,我仿佛被这小小的火炉,以及婆婆那份细腻入微的关怀,紧紧包裹。
岁月流转,十五年匆匆而过。每年的寒冬时节,只要我们回到老家,婆婆总会提前准备好那个承载着满满回忆的红泥小火炉。火炉依旧,人事已非,但那份温情却如陈年佳酿,愈发醇厚。围炉而坐,我们烤着同样的土豆、花生、红薯和砂糖橘,谈笑风生,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火光映照下,婆婆的眼角添了几丝皱纹,但那份笑容,依旧温暖如初。
如今婆婆已经和我相互相依15载,她知道我喜欢读书写作,每逢冬夜寒风透过窗棂,带着冬日的凛冽,婆婆总会提前准备好一切,仿佛她能预知寒夜中我对温暖的渴望。
从老旧的储物间里,婆婆小心翼翼地捧出当年那个红泥小火炉,轻手轻脚地擦拭着炉身,仿佛是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婆婆熟练地点燃了炉火,木炭在红泥炉中噼啪作响,火星跳跃,仿佛是冬夜中最动人的乐章。她缓缓地将这小小的热源放在我的书桌前,那火光映照在她的脸上,映照出一份慈爱与满足。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时间的流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力量。
这红泥小火炉,不仅暖了身,更暖了心,它见证了婆媳间从陌生到亲密无间的转变,成为了连接两个时代、两颗心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