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琅琊区遵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全力织密党员教育阵地网络,筑牢党员教育红色矩阵,构建线上线下、有效互动的党员教育新格局。
盘活文化资源,激发党员教育新活力。引入七色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辖区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凹字楼”为活动阵地,持续链接资源,积极引导党员干群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的参与者、生产者,持续推出江姐、杨开惠等先锋模范的宣传情景剧,筑牢信仰之基。立足古城资源禀赋,依托“胡家大楼”深厚历史人文底蕴擦亮“红色客厅”,汲取“一大会址”等红色元素,开辟遵阳初心宣讲室、党群故事留迹册等党建版块,陈列红色读物、摆放建言信箱,面向党员群众开放共享。
突出云端补钙,打造便捷共享云课堂。依托市党性教育网上展馆,将鼓楼社区皖东党史馆、胜利社区新中国馆等实体党性教育展馆搬到“云端”,让流动党员也能沉浸式接受在线党性教育。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优质网络平台专区的网课资源,把党员连在“线上”学习典型事迹、汲取榜样力量。针对居住偏远难以参加组织生活的老党员,做活学习载体,建成党员“线上微课堂”,借助“三微一端”广泛开展学习教育90余次,变“集中学”为“随时学”,党员教育常态在线“不打烊”。
聚力品牌创特,擦亮红色精品文旅线。盘活遵阳街区核心地块丰厚资源,深度融合“党建+文旅”,开辟“阳明文化空间”文旅型党群服务中心。秉持“不仅要建起来,更要‘活’起来”的理念,整合服务资源,与琅琊区团委、区文旅局对接,摆放文旅宣传产品,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红色手作、文创展示等一站式服务;持续丰富服务内容,从细微处着手,配备饮用水、充电线,设置应急药箱及休息座椅,为游客提供“能量补给”的同时也惠及邻里,为辖区居民增添便利。目前,已为游客提供文明引导等服务80余人次。 (邓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