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第A03版:副刊

故乡的油菜

□王体明

时光如梭,芒种悄然而至。芒种意味着忙碌和播种,皖东大地上铺展着成熟的油菜和麦子,一片金黄的海洋和丰收的景象,这是每年上半年乡村最繁忙的时节。农人们在田野里辛勤地忙碌着,挥洒着汗水,趁着好天气抢收,品尝着丰收带来的喜悦。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现在几乎都使用收割机了,只有一些油菜的收割还偶用人工,农人挥动着阳光下闪闪的镰刀,把收割后的油菜一摞摞摊放在田地上。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让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故乡,想到了故乡田野中的油菜。

油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或两年生的草本作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淮河和长江流域乃至青藏高原地区,是一种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我的故乡曾经长期大面积种植油菜,油菜是和水稻、小麦并列的、皖东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油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秋天收割完水稻之后,农人们用锄头在耕耘过的土地上刨坑,种上油菜种子,再用土覆盖好,防止鸟类啄食。在上世纪,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力远远落后于今天,播种工作完全依靠人力,所以是一项十分繁重的辛苦活。阳历十月,气温、雨量、湿度都尚可,油菜种子慢慢生根发芽,大约两周,新芽破土而出。随着天气转冷,油菜幼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接受严寒天气的残酷考验,霜冻、寒风、雨雪交替袭来,但油菜毫不畏惧,顽强地生长着,从弱不禁风的小幼苗慢慢成长,展现着勃勃的生机。

度过漫长的寒冬后,进入春季,天气转暖,雨水增多,油菜沐浴着春风雨露,进入了快速的生长期,一夜能长高几公分,大约几天就完成增高的过程,同时枝头上花苞累累。在随后的时间里,油菜将展现生命历程中最灿烂的风景,阳历三月下旬直至四月上旬进入了盛花期,金灿灿的油菜花将故乡的大地装扮成金黄色的海洋,蔓延到天际,把一个又一个村庄包围。村庄宛如一个个海洋中的孤岛,空气里洋溢着花香,春风徐来,沁人心脾。蝴蝶和蜜蜂成群结队飞来飞去,相映成趣。

油菜花的美曾让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不吝笔墨。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佳句。

“繁华落尽见真淳”,油菜花凋零后,便进入了结果期,枝头长满了细细的、长条状的果实,学名叫角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角果变得越来越饱满,颜色也由青色慢慢转变为黄色,这预示着距离收获越来越近了。约在端午节前后,达到七八成熟的时候,农人们就趁着晴朗的天气收割了。油菜的丰收不仅和天气、田间管理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收割时机的选择也十分关键。收割早了,果实不饱满,影响产量;收割迟了,角果过于成熟,油菜籽就炸裂开来,产量和收成就降低了。

以前没有收割机,收割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收割后,把油菜运送到场上摊放好,经过烈日的暴晒去除秸秆和角果里的水分,再用拖拉机带动石磙碾压油菜秸秆进行脱粒。后来为了节省人力,索性就直接在田间铺上一张很大的毡布,把晒干了的油菜铺陈其上,用手扶拖拉机来来回回轧,菜籽就落到了布上。

油菜一身都有用处,菜籽可以榨油,菜籽油清澈金黄、浓郁芳香,是亿万家庭厨房烹饪的必需品。榨油后剩下的菜籽饼可以作为家禽家畜的饲料,也可以作为庄稼的肥料。脱粒后的油菜秸秆可以当成柴火用。农人们挥洒汗水,辛勤养育着油菜,油菜又回馈着勤劳的人们。

故乡的油菜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宛如故乡这块土地上的农人们那般顽强。时光荏苒,因为播种、收割、收成等种种原因,村民们纷纷改种了小麦。冬春时节,故乡的田野里满眼都是青青的麦子,零星分布着的几块油菜田却显得格外显眼。那灿烂壮观、美丽芬芳的油菜花海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2024-06-12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4364.html 1 3 故乡的油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