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兵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于实现滁州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一、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新质生产力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要素内涵,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素质劳动者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新质生产力所指的劳动者是接受过专业教育的高素质劳动者,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新质生产工具、作用于信息化数智化条件下的劳动对象,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财富。
新型生产要素和高科技生产工具等新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具有乘数效应,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是乘数式增长。新质生产力聚焦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领域,正是生产率高、带动性强的部门和产业,能够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和发展质量的持续跃升。
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又成为重要劳动对象,为劳动者快捷高效掌握使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
新质生产力诸要素高效协同,新型生产要素融合渗透到生产活动中,并对传统要素和组合方式实现优化革新,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这两类产业具有高知识技术密集度、长产业链条等特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新质生产力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当前,滁州市发展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已经具备起飞的条件。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全国百强,是过去十年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在省辖市“赛马”评议中,经济运行八个季度蝉联全省第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连续两个季度全省第一。稳中奋进的发展势头,全省一流的发展成就,根本动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集聚。
创新动力持续增强。创新型省份建设连续三个季度全省第一。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数同比均实现翻番,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新获评国家级领军人才、省重点人才计划、省人才团队数均居全省前列,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是全省人才、人口、资金、技术“四个净流入”城市之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跃居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100家,均居全省第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突破300家。
新赛道新风口正塑造出我市发展新优势。以“链长制”为抓手,发力“新三样”,打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产值从2021年的409亿元增至2023年的1362亿元,两年增长近1000亿元。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世界光伏之都”的名头逐渐叫响。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达483家、居全省第三。战新产业产值24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6.8%,居全省第三。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仍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新质生产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地方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有差异,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会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必须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紧扣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着力固长板、补短板、锻新板,探索出本地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打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一是加快推进与滁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等高校对接,针对我市八大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二是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等大中专高职院校合作,针对新质生产力对应的新产业链、新业态、新模式,培养能够熟练应用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按企业需求及时开展现有应用人才的技能更新培训。三是大力宣传我市招才引智政策,吸引和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一是以工业强市战略为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鼓励科技创新,形成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二是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持续实施“专精特新”计划,加强智能家电、先进光伏等产业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大力推广应用数智化生产工具,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应用场景。
打造具有引领性的支柱产业。一是改造升级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发展传统产业并不矛盾,更不能简单理解为淘汰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而且可以转化为新兴产业,通过科技赋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抓新质生产力必须要抓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提质增效,通过数字信息新技术应用,对我市家电、机械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二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构建先进光伏、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园区,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三是培育壮大未来产业。锚定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不断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孵化和加速计划以及相关扶持政策,激励科研人员投入前期科技研发工作,引导企业投入未来产业培育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滁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