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清
“好书如挚友般让人心安”,偶然间读到俞敏洪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不仅在文字中想起往事寻找到情感共鸣,更加感受到了前行的力量。这种久违的“精神归属感”让人欣喜又倍感珍贵。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对俞敏洪这句话一见倾心的人,也许都经历并度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如何从绝望的谷底触底反弹再登上辉煌的高峰?”俞敏洪给出的答案简单又深刻——坚韧。
“我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知道人需要坚毅和努力,这要归功于我的母亲。”俞敏洪两次高考失利,本来已经对自己失望,不想再参加高考,直接去打工。可是母亲坚定地要让他再试一试,“她一个农村妇女,在城里哪有什么关系啊,可她硬是找到了补习班的班主任老师,把老师感动得不得不收下了我。母亲从城里回来的那天晚上,刚好下着大暴雨,路上她摔进沟里好几次。我在家里等着母亲,一看到她浑身泥水雨水,成了个落汤鸡的模样,立刻就明白这一次只有一条路了。”俞敏洪后来接受采访,回忆起当时的场面,依然抿住嘴唇,眼噙泪水。
我对“坚韧”的体会源于我的外婆。她生于1919年,是童养媳,婆婆一直对她百般刁难,幸运的是她和外公感情很好,养育了七个子女。妈妈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也是外婆的第七个孩子,她出生时,外公高兴得看到邻居就拉住对方的手说:“我有女儿了!我要请你喝酒!”幸福的生活持续到妈妈十岁时,那一年,外公中年不幸因病离世。外婆哭干了眼泪之后,一个人扛起养活一大家的重任,独自养育七个孩子。
妈妈喜欢吃鱼,现在吃到鱼籽,还会自豪地说自己小时候有吃不完的鱼籽。我很好奇:“为什么你小时候家里穷,还有吃不完的鱼籽?”
“因为你外婆为了养家,到饭店里去给人家杀鱼,那时候鱼籽没人吃,她就把鱼籽鱼泡带回来烧给我和你舅舅吃,我们从小反正没饿着。”
“外婆很厉害啊,这份工作能带来这些实惠,别人会抢着干的吧?”
“不是,杀鱼这个工作没人干,太累太脏,特别是冬天的时候,你外婆满手是冻疮,手都裂开了也不会请假的……”
俞敏洪在序言中写道:“要为做人的使命感而活。”物质的富足永远不等同于精神富足,而精神富足才让人生有了意义。
外婆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人,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她宁愿牺牲自己。在外公离世后的二十几年里,外婆终身未嫁。外婆长得很好看,瓜子脸、柳叶眉、杏眼,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当年给她说亲的还不少,可是她怕自己的七个孩子受苦,坚决不嫁。在那个贫苦的年代,外婆为了挣钱养家,起早贪黑,做别人不愿意做的累事、苦事,既当父亲又当母亲,邻居很多时候都心疼她。可她依然说话温柔,笑眯眯,勤勤恳恳度过每一天,从来不抱怨。
“遇事不可乱,遇苦不抱怨,咬牙埋头向前走。”是外婆教给我的坚韧。上天会眷顾每一位身处黑暗却依然热爱生活和努力向前的人。生活给外婆最好的回报是她的七个孩子都一表人才,事业有成,敦厚善良。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八。”面对逆境时,有些人会选择放弃,而有些人则会选择坚持。以俞敏洪为原型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感动和激励了很多人,“成东青”的原型俞敏洪在书中写道:“这些经历我与成东青是相似的,但是这期间我所经历的屈辱、孤独、失败以及创业的艰辛等等,各种残酷的现实与复杂的心境是电影艺术人物无法全然表现出来的。”
俞敏洪用最真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创业历程,坚韧是他骨子里蕴含的天性。他的人生的确很传奇,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韧的力量。他还告诫青年人“主动成长,不做被喂饱的熊”“不论世界如何对你,都不要看轻自己”“多读书,优秀的书籍就像难得的朋友”“警惕电脑对人的控制”……每一篇,每一段,都是他用真挚的情感述说着自己的人生感悟,关爱着读书的人。
“对于人生的困难和痛苦,任何人都无可逃避。人与人的不同,并不在于一生遇到困难多少的不同,而在于面对困难所采取的态度的不同。”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获得坚韧的力量,能够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希望,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遭受挫折而伤心失望,但请坚信,黑暗的背面是光明,只要你不放弃,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