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智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农村,当时的农村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村里人穿补丁衣服是非常普遍的,住的大都是草房,少数条件好的村民住上了瓦房。村里都是土路,晴天尚可,一下大雨,路上泥泞不堪,鞋子都陷到泥土里,寸步难行。散养的狗、鸡、鸭、猪随处嬉戏奔跑。家家户户用的是土砌的炉灶,灶台旁边放着一口土黄色、陶土制的大水缸,煮饭烧火用的都是柴草。一到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烟囱冒着白烟,时时将你带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生活虽然清贫,但是村里人过得怡然自得。如今,我已离开农村五十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许多多关于农村人和事的记忆已经逐渐模糊,但是老家灶台旁那口黄色的陶土制的大水缸,至今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那时候的农村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吃水都要从很远的地方挑回来,倒入大水缸里,以满足一家人一天的饮用。我家也不例外,灶台边放着一口大缸,这口缸里的水一年四季都是满满的。每天早晨,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父亲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一根扁担挑起两只水桶,到500米开外的沟渠里挑水。后来,由于搬家的缘故,家里饮用水的质量得到了改善,父亲到离家约有200米的邻村的一口水井挑水了。到水井挑水的时候,父亲就要多带一只系有粗绳的小木桶,用小木桶从水井里往上提水,然后倒入大水桶中,再挑回家。挑满一大缸水,父亲往往要来回好几趟。晴天还好,一到雨雪天,父亲就要穿着雨衣,脚踩雨靴,在泥泞的路上一步一滑地去挑水。路滑摔倒是常有的事,有不少次,父亲挑水回来的时候带着满身的泥巴。一年又一年,父亲每天挑水从不间断,直到我长大搬离农村到城市生活,用上自来水。
那时候,生活条件虽然不好,但是村里的人关系融洽,生活得开心快乐。每天早晨,无论是去沟渠还是去水井的路上,挑水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哼着小曲,有的叼着香烟,但见面时都不会忘记互相问好。沟渠和水井旁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聚会点,谁家儿子要结婚了,谁家女儿要出嫁了,谁家抱孙子了……村里的大事小事就是在这里完成信息交换的。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桶桶清水被挑往各家。挑水时,扁担还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就像一首首美妙的晨曲,水桶溅出来的水洒落在泥巴路上,留下一道道水痕,蜿蜒曲折,从沟渠和水井旁一直延伸到各家的水缸边……
那时生态环境特别好,山清水秀,晴天抬头能看到十几里外的景物,雨天仰头张口接雨水来解渴。沟渠里的水清澈见底,鱼虾在水底抢食和嬉闹的场景看得一清二楚。偶有鱼虾还跟随水桶来到水缸里来“做客”“游玩”,真的别有一番乐趣!炎热的三伏天,各家就靠这口水缸里的水来解渴降温。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嬉闹热了,无论到谁家门口,进门拿起水瓢就从缸里舀水喝,一口水下肚,凉丝丝、甜滋滋,沁人心脾!大水缸还是天然的“大冰箱”呢,夏天的西瓜洗干净放到大水缸里“拔一拔”,燥热难耐的时候切开吃一口,冰凉甜爽的西瓜汁在口中四溢!满满的西瓜味道,让你多年后仍回味无穷!可以说,那时的农家不能没有灶台旁边的那口缸,也离不开那口缸,否则没有水喝还吃不成饭。水缸的水不仅满足了我们家生活的需要,关键时刻,它还有灭火的使命,用现代的观念讲,农家灶台旁边的这口大水缸还是消防的必备设施呢!
改革开放后,国家在发展,经济在腾飞,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努力,老百姓的“小康之梦”终于得以实现。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二层“小别墅”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村村通”水泥路破土而出,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现在的农村,再也见不到土灶台和旁边的大水缸了,取而代之的是煤气灶和自来水龙头。谁家要是还有那样的大水缸,不但用途变成了装米或者装杂物,说不定还是价值不菲的“文物”呢!
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一定会以更加“富足”“靓丽”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