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
第A03版:副刊

海子与他的村庄

□王国杰

村庄在海子的诗中出现时,总是那么朴素而可爱,勾起我心中无限向往,还有他多次提到的麦地,究竟是什么模样?带着这些美好的陌生,我踏上了去往海子故乡的路。

同行的人是怀宁人,曾是高河中学的学生,和海子既是校友,又是老乡。他给我介绍海子的村庄,说那是个特别的村庄,村里有两个罕见的姓氏——查和操。海子的父亲姓查,村名就是查湾村,而海子的母亲姓操,传说是曹操的后裔。聊着聊着,就到了海子出生的地方。老屋已被修缮,定名“海子故居”而被保护了起来,旁边建了海子纪念馆和海子书馆,一股浓浓的诗意笼罩在这个小小的村庄。从海子纪念馆里走出来的是海子的亲弟弟查曙明,他用爽朗的声音给我们介绍海子的人生经历和爱情故事,回忆高中时第一次见到哥哥诗稿的情景,还不时朗诵一段海子的诗句,我听过许多讲解员讲解名人故事,唯有他不是在努力完成工作,而是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每个词的选择中都饱含着亲情,每一次讲述都是对哥哥的一次深情怀念。

海子的传记我也认真读过,但是当我来到他的村庄,又发生了新的困惑。查海生是按照族谱排辈而起名吗?我知道怀宁人的家族观念强,许多人仍然依照族谱中预定的字给孩子起名。查曙明说海子的名字并不是来自族谱,父母曾找人给海子算命,算命先生说海子五行缺水,为了弥补缺失,故而起名海生。这个解释让我立刻想到了闰土,鲁迅说他因五行缺土而得名,其实是化用了章运水名字的由来,章运水和海子一样,也是因五行缺水而得名。我不明白他们两个为什么都会命中缺水,更替他们惋惜,明明已经用名字弥补了命运的缺失,却仍然没能获得一个美满的人生?

来怀宁之前,我一直以为海子在诗中一次次咏叹的麦地,是他童年记忆的风景,查曙明却说家中几乎不种小麦,即便种,也只种很小的一块田地,家中一直种的是水稻,家里的牛还等着冬天吃水稻秸秆。海子诗中的麦地应该不是家乡的麦地,而是华北的麦田,海子一次次地重复这个意象,是北国风光在他心中的投影。

纪念馆并不大,上下两层,每层大概有150平米,陈列着海子的许多照片。这些照片中的海子身材细瘦,面目清秀,俨然一个标准的白面书生,然而他诗集封面往往是一张蓬头大胡子的照片,我很好奇海子为何会有这张独特的照片。查曙明告诉我,海子到北京大学读书后,每年春节都回家过年,一九八六年回来时蓬头大胡子,还穿着一件大红袄,吓了母亲一跳,母亲责问他为何这个怪模样,海子说自己年龄小,和学生站在一起没有威严感,就把胡子留起来,增加一点老师的气势。母亲嫌难看,让他剃掉。海子后来在学校还是留胡子,春节放假回家时就把胡子剃干净。大概在一九八八年临近春节回家时,海子在剃胡子之前拍下了这张照片,诗人西川整理海子遗稿出版时选中这张照片,后来就成了海子流传最广的照片。我感觉海子很听妈妈的话,查海明说他们的父亲有点严厉。哥哥小时候酷爱钓鱼,家门前就是一个池塘,哥哥时常迷恋钓鱼不回屋吃饭。父亲就拿着棍子去打,追着哥哥绕池塘跑,而母亲却很慈祥。母亲生在地主家庭,上学读过书,见海子对书感兴趣,就早早教他认字读书,海子很孝顺母亲,在大学教书时曾把母亲接到北京去游玩,带她见了自己的女朋友。

海子纪念馆收藏的海子遗物不算多,半个小时就讲解完了,然而却给了我一次震撼。我第一次感觉离海子这么近,面对面听他弟弟亲口讲述他的故事。

时间将近傍晚,大雨依然在下,我们还要赶回滁州,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查湾村,但我们意犹未尽,感觉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面还藏着许多海子的故事,只能留待下次来听了。

2023-10-1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1301.html 1 3 海子与他的村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