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森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滁州作为农业大市,在新征程上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统筹谋划,着力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一是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粮仓,承担着维护粮食安全的国家使命。新征程上,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则,要牢记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强化物质装备支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优质。
二是实施工业强市和农业强市双轮驱动。2022年末,滁州市常住人口为405万人,城镇化率63.12%,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因此要通过工业强市和农业强市两类政策同时发力。一方面,要进一步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着力健全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滁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科技强农和机械强农。农业现代化突出特征包括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过程全面机械化。因此,要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在科技强农方面,巩固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和农作物及畜禽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机械强农方面,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加强农田宜机化建设,加快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布局农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等等。
四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等诸多特征,能积极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和采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滁州市的发展环境,从土地流转、财政投入、金融信贷、人才支撑等方面,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展农村产业,首先在纵向上,以产业化思维打造农业的全产业链,重点是发展农业加工业,提升主导产业的能级,推动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其次在横向上,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挖掘本地农业的多种功能,建设并依托各类农业园区,彰显农村产业的多元价值,从而实现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利益链、创新链的“五链协同”,更好更快地实现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六是坚持党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一体推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推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也要调整城乡关系、优化发展战略布局,涉及范围广,触及层次深。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才能调动各层级各方面的资源和积极性,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科学稳妥地发展。为此,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党组)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而为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作者单位:中共滁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