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5日
第A06版:教 育

修炼经典阅读“慢”字功

□张万松

经典作品的阅读,好处自不用说,但要想取得好的阅读效果,还得做“慢”。慢工出细活。

这里所说的“慢”就是指不追求速度不追求时间的慢读。

严肃的经典阅读,“欲速则不达。”每一次应该只读一本书。同时读几本的,效果不好。另外,在极短的时间里阅读一本书的体验,好似游戏,紧张兴奋。但是,结果是贪多不消化。那种所谓的迅速吸收海量信息的读,只能是浮光掠影,止于皮毛,不适合经典著作阅读。经典著作中难以琢磨的思想,来不及细想。难免有宝山空回龙宫失珠之憾。

怎样才能做好“慢功”?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读前做好“备”功、读中做好“细”功、读后做好“研”功。

做“备”功:具体讲,阅读前的准备。我们先不急于打开书本就一页页地读,而是要做好真正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就像打仗一样,我们需要做到知己知彼,得对对手进行侦查了解。当我们决定要读一本书,一定有非读不可的理由。

这需要我们关注包括书籍设计的前后勒口,扉页赠语,附赠书签,夹带的推介,传页,我们更需要去读作者的前言后序,推荐语,内容简介,目录,我们还需要去了解作者,通过了解作者人生经历,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研究作者和作品的联系,等等。通过这些浅读,我们可以粗略将本书提炼出大致意思,先有一个总的印象。

我们要在阅读前给自己备一份阅读清单。当然喽。我们也要给自己读这本书准备一个笔记本。

这些阅读经典前的准备工作,虽然与我们打开书就读相比,显得很慢,也费时费力。但是,这是十分必要的。

做“细”功就是在阅读中的功夫。在我们了解大致内容以后,就登堂入室,进入细读阶段。

首先,时间上放慢细读,不急于在短时间内“刷”完所有阅读清单。建议大家一开始不要强迫自己花太长时间,可以每天读半小时即可,周末也照常放假。一本书读他个十天半个月的属于正常。关键要保证阅读的有效性。这样的细致,从篇章结构到文字放长时间细读,有助于我们对经典作品的思考消化吸收。

其次,放慢速度细读。贪多嚼不烂。俗话说“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放慢速度,我们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容,还可以有时间和空闲去品味文字,发现经典之美。因为名著不会像流行读物那样通俗易懂,有时候,需要停下来,再返回去,寻找答案,解决疑惑。所以你沉下心去读,自然越读越有味。

再次,我们做“细”还体现在完成阅读记录。我们可以在事前的本子上做记录,当然,如果是我们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中划线标注,写下心得,及时留下痕迹,是提升我们阅读效果途径之一。在电子图书中,我们还可以和留言的读者互动。

“研”究之功,是要求我们全书读后的思考研究。虽然我们不能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对待经典著作,但是孟子告诉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也需要有质疑精神。前面已经说过,阅读中的“停下来,返回去”也是研究的意思;当我们掩卷之后,依然会有回味,会有反思,会有质疑,甚至再返回去重新读。在这些思考之后,联系自己,联系现实,我们还可以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乃至更深思考之后形成和别人进行交流的文字,给其他人以启示。哪怕写个拆书稿,也是再加工了,也是再创作。

这是我们读书精进的“慢”功。得练!

(作者单位:来安县复兴九年一贯制学校)

方法论

2023-05-05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1115.html 1 3 修炼经典阅读“慢”字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