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7日
第A06版:教 育

让中学语文教学向美而行

○李 军

阅读作品包括理解和鉴赏两个层次。理解是对作品的初步感知,鉴赏是对作品的分析、体味和领悟。随着文本阅读的深入,引导学生鉴赏评价作品凝练生动的语言、栩栩如生的形象,匠心独运的构思、深邃含蓄的意蕴,让学生自觉地沉浸在艺术沃土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也是中学语文课堂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的具体体现。

可以品味语言运用之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诉诸审美层面,不仅音韵美、形式美,而且具有表情达意的含蓄美和形象美。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用词、修辞、句式、音韵、传情达意等方面去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妙处。如《赤壁赋》的第三段,语言运用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句式整散结合:“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连串整句,渲染了曹操军队数量之多、气势之盛以及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威。整句中夹杂着散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等,表达了英雄早已烟消云散的感慨。文本中的整句节奏感强、气势贯通,散句则婉转灵活、舒卷自如,二者结合,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富于变化,淋漓尽致地传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人生感叹,真是美不胜收。

可以感悟艺术形象之美。教材是美文的荟萃,许多意境优美、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具有生动性、情感性、概括性和审美性的特点,融入了作家的爱恨悲欢,彰显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教学时要启发学生用心品味这些形象之美,并进行个性化的审美评价。如《边城》中的翠翠形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谓现代文学画廊的艺术臻品,体现了作者向往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翠翠形象融外貌美、人情美和悲剧美为一体:她从翠竹深处走来,带着自然的气息,眸子清澈如水,皮肤黑中透红,天真活泼,纯洁无邪,健康文静的外表下,流露出一位山村少女的春心萌动。随着年龄渐长,少了些活泼,多了些沉思与遐想。当她邂逅二佬傩送后,爱情的火花被点燃了,内心常常被他那月夜里的歌声所感动。于是,她爱看迎送新娘的花轿,爱在自己头上插朵野花,爱坐在岩石上凝望着蓝天白云,无意中想到什么,经常莫名地脸红。小说细腻地展现了少女翠翠的心理变化:爱情袭来的惊喜与羞涩,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以及爱无回音的惆怅与悲凉。小说结尾在如诗的意境、如歌的氛围中把这曲凄婉动人的爱情悲歌推向了高潮。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动作描写,特别是心理、神态描写,去赏析翠翠的形象美,让学生徜徉在艺术的仙境中,感受作品独特的魅力和高雅的情趣。

还可以探究艺术构思之美。艺术构思是作家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原始形态的生活表象加工改造,使之升华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的过程,是作家艰苦探索、呕心沥血的结晶。好的构思往往精妙绝伦、匠心独运,“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主题的确定、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人物关系的设计以及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艺术构思进行探究。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构思上的突出特点就是情节跌宕起伏,这也是传统小说情节构思的典型特征。其中林冲“照看草料场、山神庙吃酒、夜宿山神庙”三个情节,不仅与表现林冲的性格命运有关,也与小说的主题有关,还与读者的阅读期待有关。同样《我的叔叔于勒》中“二姐婚事以及去哲尔赛岛游玩”的情节不枝不蔓,看起来像是闲笔,实则摇曳生姿、趣味横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赏析,体会作者的匠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聚焦核心素养,以新高考为目标,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新教材为依托,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将学科核心素养内化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月朗风清、花香弥漫的文学天地中体验美,鉴赏美,升华情感,陶冶情操。

(作者单位:凤阳中学)

2023-04-0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9484.html 1 3 让中学语文教学向美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