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1日
第A04版:要闻

炼就“专精特新”利器 跻身高质量发展前列

张 巍 委员

近年,我市紧抓机遇,以“四个强化措施”力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梳理汇编各级扶持政策要点,对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解读;二是强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动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三是强化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改造,大力推动装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运营网络化,全面建设工业互联网;四是强化纾困帮扶,通过多种形式切实助企化解用地、用工等难题。几项措施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市累计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4家,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5家,总量均居全省先进水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标省内和长三角发达地区,按照“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要求,我市在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方面还存在短板:一是培育体系还不够完备;二是政策扶持还不够给力;三是服务还不够贴心;四是优势企业覆盖还不完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企业培育路径。为不同类型企业科学规划“专精特新”成长路径,构建覆盖中小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培育体系;围绕重点产业布局,着重培育“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培育行业一流的链主企业,走规模化发展之路;鼓励大型企业主动向中小企业开放各类资源和场景,助力企业转型。

二、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根据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规模和发展规划,投入更多的资金,扩大择优奖补的覆盖范围;探索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费用补贴制度,直接补贴给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展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政策支持方式;加速推进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为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债券发行、基金入股以及进入证券市场上市交易提供便利。

三、进一步健全帮扶机制。按照“运行数据+”的要求,增加“专精特新”企业项目信息、年度企业运行情况报告等专门模块,为企业精准推送支持政策;市县两级可以适当引入合格辅导机构,提升企业“专精特新”申报建设能力;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专精特新”企业培养梯队,有计划推动企业升级。

四、进一步激发企业动能。在明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定性标准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定量指标,使企业能够精准对标对表,有明确的建设方向;引入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企业发展评估,充分运用评估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促进企业及时补差补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建设应有自己的特色,不局限于国家和省的培育范围,对我市优势行业和企业要有所倾斜。

2023-01-0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4142.html 1 3 炼就“专精特新”利器 跻身高质量发展前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