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军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上《古诗三首》,昨天我们上了第一课时。现在,谁能试着背一下呢?”我试探着问。
孩子们微笑着望向我,却没有一个学生示意尝试。
“也许,我的要求有些高了。没关系,等老师把这几首诗词讲解一遍后,你们理解了意思背起来就简单多了。”我安慰着说道。
“老师,我可以试一下吗?”循声望去,一只小手举了起来。
“当然可以。锦路,敢于挑战,你已经很棒了。”我伸手示意他来背诵,并向他投去期待鼓励的目光。
他怯怯地站起来,望向我,随即流利地背完三首古诗词。其他同学的眼神中写满了“不相信”。
“那,你能把第一课背诵一遍吗?”我继续问道。
谁知他刚背完前两句,就不会背了。他囧囧地望向我,随即低下头。还没等我说话,其他学生便哈哈笑起来。一个孩子随即说道:“老师,他只会背古文,现代文他不会。他一直都这样。”
这学期我从来安来到定远支教,对于这群六年级学生的性格和习性我还未完全了解。为了让他们更快地接纳我,我没有责怪任何人。
我举起双手重重地鼓起掌,掌声让这群孩子有点摸不着头脑。笑声戛然而止。锦路抬起头来望向我,脸上写满了疑问。
“同学们,你们说锦路不会背现代文。那么,前两句他怎么会背得那么熟呢?虽然古文句段押韵,但在老师没有讲解的情况下,依然晦涩难懂。锦路同学能背得这么流利,你们说为什么呢?”
孩子们的疑惑更深了,一个个傻傻地盯着我,希望我能给予他们答案。
“我要送给锦路一个法宝,有了这个法宝,只要两天时间,他就能流利地背诵。”说着,我把目光投向锦路同学。
同学们惊讶极了,一脸不信地望向我。
“老师,我们和您打赌,如果他会背诵现代文,以后我们一定按时按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几乎众口一词。
“您送的法宝是什么?说说呗,我们也想用用。”一个同学急不可耐地说道。
“哼……哼。我的法宝就是一把锯子,但怎么用,下课后我只能告诉锦路一个人。如果你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也可以到我这领取法宝。”我故作神秘地说道。
这节课,孩子们学得特别认真。锦路像是一只获胜的公鸡,一直挺着腰,聚精会神地听着。下课时,我把锦路喊到身边,细致地给他梳理段落,把课文段落“锯成”许多小节,让他一节一节地背诵。在做好周密的安排后,锦路露出了笑容,他向我保证一定能完成任务。
两天后的早晨,锦路大方地走上讲台,熟练又高声地背完了课文。同学们呆呆地望着锦路,随即班级响起热烈的掌声。
“老师,他上学期语文只考了14.5分,怎么可能背得这么流利,我语文考了30分,您要是也给我一个法宝,我会做得更好。”一个男生激动地说。
“孩子们,我给锦路的法宝名为锯子,锯子的用途就是把东西按照自己的需要锯成若干节。就像锦路背书一样,总体看文章段落很长,但只要我们把它分成若干小节,一节一节地背不就容易多了吗?”
同学们若有所悟。
“其实,这不是会不会,也不是不下功夫的事。我们始终认为自己不行,心里一直藏着胆怯和不自信,带着这份恐惧的负担学起来就很难了。”同学们听了以后,兴奋地议论起来。
关于法宝锯子,那是我课上偶然想起来的,主要是让锦路同学找到自信,也是让其他同学明白,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谁都可以做得更好。
一直以来,老师和家长总是告诉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目标,但这些目标太高太大,离我们又太远,一时半会儿,大多数的老师、学生、家长看不到成绩,学生可能会在多重打击下心生倦怠,稍遇挫折,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最终选择放弃。如果我们把目标分解成许多小段,然后再一段一段地完成,离目标不就越来越近了吗?
教师和家长要学会冷静思考与分析,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要让孩子找到自信。这样他才能在逆境中成长。
其实,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所有大的目标都得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小目标地实现又成就了大目标。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作者单位:定远县能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