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滁州四小开展防溺水签名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7月13日,滁州1054救援队在滨湖游泳馆开展防溺水现场教学,队员们通过现场救援模拟演练,解析各种紧急情况下的科学处置方法,介绍自然水域的特点、儿童溺水救援成功后的紧急处置方法,让孩子们及家长掌握溺水自救和求救方法。南谯区近期在农村学校组织教师大家访,近4000名教师参与,挨家挨户走访家庭,与家长座谈,发放防溺水宣传单,讲述防溺水安全知识……防溺水安全教育,一直在路上。
暑期学生安全问题,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溺水。据统计,溺水已成我国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死因。我国卫生部统计显示,全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每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小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溺水死亡学生人数的68.2%,也就是说在中国平均每天有156人溺亡,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
就社会面高度关注的暑期防溺水,记者采访了市及两区防溺办,了解我市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
滁州1054救援队在滨湖游泳馆开展防溺水现场教学
问:我市及两区采取了哪些防溺水应对措施?学校、家长、学生是否全面宣传发动?
市防溺办:今年暑期开始前,我们就提前谋划,强化协调,推动各项防溺水措施落实,切实做到暑期安全意识不“放假”。
4月至6月,市教体局等部门接连发出5份关于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文件,部署加强预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和危险水域排查整治工作。要求各学校上一堂防溺水专题教育课,组织学生观看教育专题片,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落实校内安全教育提醒制度。对家长进行宣传发动,切实提升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责任,各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动员家长开展预防溺水教育工作,将《预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预防溺水宣传标语》送到家长手中,指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
南谯区防溺办:我们根据我区农村学校较多的现状,建立“区、镇、村、家长”和“教体局、学校、班主任、家长”的双线防溺水责任制,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签订责任状100份,学校与学生监护人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6万余份。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严格落实课堂点名制度、因故缺勤学生随访制度、学生外出请销假制度,第一时间做好缺课学生登记和家长联系反馈工作,确保防溺水工作“教在日常、严在平时、抓在当下”。
琅琊区卫健委、红十字会、清流医院在凤凰湖社区开展“防溺水宣传暨急救知识讲座”
I
T
P
S
问:为了暑期学生安全,各地在溺水事故安全隐患的整改整治上做了哪些工作?
市防溺办:各地对水域按管辖权限,分别由相关部门和镇、村包保负责,特别是对特殊水体如泄洪沟渠、矿山宕口、建筑工地以及各种取土坑等,进行重点排查。建立健全水域巡查、值守、登记制度,明确巡查人员、巡查时间、巡查地段。对排查到的隐患采取措施进行全面整改,及时消除。
琅琊区防溺办:我们在全区各街道405个水域统一安装警示标牌、宣传横幅、“一线一栏”等基础设施;统一配备带长绳的救生圈、长竹竿等一套救生设备,专人安装到位,以备不时之需。
南谯区防溺办:我们紧抓重点水域,建立辖区内所有水域“身份证”制度,在水边、路边、山边、坡边等重点地段,增设防溺水警示标志、安全隔离带、防护栏4300余处,救生杆、绳4000余根;投入专项资金55万元购置救生设施近200套,确保关键时候来得及、用得上。
防溺水“六不一会”
1
2
3
4
5
6
“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一会”
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问:关于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学校和社会救援组织的工作上有哪些特点?
琅琊区防溺办:我区各校加强家校联系,通过班级微信群、QQ家长群推送防溺水知识宣传、播放专题警示教育片等,全区5万余名师生熟知防溺水“六不、一会、四知”具体内容。面向全区21所中小学开展防溺水自救和他救培训,上好“防溺水警示教育”“自救和他救”两堂课;联合红十字会进社区、村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救护能力。
南谯区防溺办:我们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强化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以放学前3分钟安全教育、校园广播、宣传橱窗、“两微一端”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宣传引导。对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加强监护,实行基层干部、志愿者“全覆盖”“一对一”结对包保,全区689名留守儿童全包保全覆盖。上防溺水专题教育课,充分利用校园小块场地、小型设施、课堂教学等对学生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现场模拟等课程。
滁州市1054救援队:作为救援组织,我们始终认为“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救”,为提高未成年人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掌握安全技能,今年暑假我们先后在紫薇小学、解放小学、逸夫小学、腰铺小学等13所中小学幼儿园,和龙池、南桥、赵郢、营房、林楼等多个社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溺宣讲活动,普及近2600余人,从专业角度把防溺水宣传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夏季是未成年人溺亡的高发季节,特别是暑假,容易成为学校和家庭监管的盲区。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预防溺水,暑期安全“不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