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兵
时代是出卷人。当前形势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有大担当、真本领、硬作风。担当、本领和作风是在攻坚克难中展现的、在横向纵向比较中凸现的、在真抓实干中体现的。
问一问“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争先意识强不强?问一问“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保守心态有没有?问一问“自我陶醉、感觉良好”的不实作风存不存在?这振聋发聩的“三问”,点明了当前影响我市发展的关键仍是思想观念问题,指出了我市发展的标尺是纵向比要又好又快、横向比要更好更快,强调了我市党员干部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要有过硬的能力水平、工作作风。
滁州是答卷人。现在的滁州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2019年以来,我市经济总量连迈两个千亿级台阶,2021年实现GDP3362.1亿元,稳居全省第三,今年一季度GDP增幅7.4%,位列全省第一。2020年,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举夺牌、首创全胜”,2021年,我市在全省12个地市级全国文明城市中综合成绩名列第一,在全国114个地市级全国文明城市中名列第六。今年面对疫情考验,我市的防疫工作被央视点名点赞。这些载入滁州史册的成就,是“争”来的、“拼”来的、“干”来的。今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十分关键。新起点、新征程,新形势下的“滁州三问”,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强烈的答卷意识、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解好题、答好卷,奋力开拓我市“五五愿景”实践新境界。
答好新征程“滁州三问”,要摆正位置。我市GDP向4000亿进发,量级从百亿级向千亿级递增,既是安徽“第三城”城市经济能级的象征,也是我市必过的“门坎”和必成的目标。目前我市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但增量和增速在省内看,还没有有力拉近与领先者合肥、芜湖的距离,也没有完全摆脱其他地市的紧咬状态;在长三角看,与浙江省的第三城温州市和江苏省的第三城无锡市的差距还很明显。如果增量和增速不能持续加速发力,而是满足于既有成绩,就是“慢进是退、小进则满、自我陶醉”。我市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就是要主动把自己放到长三角板块去定位、去谋划、去比拼,比速度、比总量、比均量、比质量。只有持续领先全省,才能赶上长三角前列水平,才有实力有资格当好全省发展的“第三城”。
答好新征程“滁州三问”,要攻坚克难。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形势,客观上影响着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发展,必须提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能力水平。一要织密扎牢疫情防控网。疫情防控既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能放松警惕、麻痹松劲,也不能未战先怯、闭关守城,更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必须坚持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针对暴露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补短板、堵漏洞。做好各项预案,把所有环节考虑全、谋划细。二要打赢经济发展“赶超仗”。发展急不得更慢不得。要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营商环境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打基础。要聚焦项目抓落实、出硬招。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紧盯重点企业精准“双招双引”,以高质量招商成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保项目落地、保开工、保用工、保物流。要精准发力助企纾困,加强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帮扶,千方百计稳市场主体,制定实施缓解市场主体具体困难的有效措施,实行清单化管理、常态化调度,为企业排忧解难,降本增效。
答好新征程“滁州三问”,要踏实苦干。积极做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要有过硬的作风作保障。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过硬作风归根到底要体现在踏实苦干上。抓疫情防控要做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真正形成“一座城、一条心、一定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比学赶超,在比学赶超中看差距、下苦功。要全面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抓好群众和企业诉求事项的落地落实。以真抓实干作风办好民生实事,以乐当企业“店小二”的情怀服务企业发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争先进位。
奋斗成就事业,实干赢得未来。让我们紧紧围绕实现“5688”奋斗目标和“五五愿景”,坚定信心、接续奋斗,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新征程“滁州三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单位:中共滁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