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武
“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缸(桶)水。”这句习以为常的教育名言,形象地反映出师生知识容储的比例“参数”,也映衬出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这句话成为鼓励教师读书学习的进言,也让教师成了居高临下的“强势”代名词。
然而,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碗,教师不是缸!”
因为,把学生和教师看成“碗”和“缸”,就让人想到灌输形象,即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总在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无疑把教育的“双主”活动变成了教师单向输送,学生被动接受的单边活动;势必束缚学生思维,压抑学生创造,丢弃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即使教师有“一缸水”,如果不懂教育内涵,不按教育规律去组织教学、开展活动,也不能充盈学生那只“碗”。教育不是靠教师知识的简单堆积,需要教师通过心智活动,艺术地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因为,即使教师有“一缸水”,那也是有限的,也有用完的时候,而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无止境的。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就不能只有“一缸水”。对于教师来说,“一缸水”极易产生自身知识的满足感,放松充电学习和自我改造,结果是知识源泉枯竭,不适应时代发展。
因为,教师缸中“水”的质量如何?是否是变质的陈年老水?学生是否愿意“喝”这样的“水”?更是大大的疑问。当今时代,信息快闪,知识遽变,我们绝不能再教那些陈旧落后的东西。否则,学生必会嗤之以鼻,拒绝接受。
看来,教师不该只有“一缸水”“一缸死水”,而应该有源源不断的“新水”“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应该主动接纳新生事物,成为终生学习的楷模,不断进取的典范。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不过,知识爆炸时代,新知识新科技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教师要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实在难之又难。毕竟我们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艰巨的学生管理,可支配的时间不多,精力很是有限。换句话说,让教师全面站在最高处、制高点,处处超越学生,已经不太现实了。
那么,教师到底怎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呢?
我想到了农村的“压水井”,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的一种简易水井。取水时,先倒一些“引水”于井筒中,然后快速下压取水手柄,使井筒内产生向上的抽吸力,慢慢将地下水吸上来。如果引水过少,就无法将水抽出;井筒壁橡皮垫漏气过多,也不能如愿。只有引水足量,抽水环塞密闭性好,才能保持足够的向上拉力,将水抽出。
笔者以为,教师就应该像倒入井筒的那一杯“引水”。但这可不是普通的水,而是金水、银水,是带来学生源源不断活水的“金子”。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主要是因为阅历丰富,有高超熟练的教育技巧,能够去粗取精、把握要义、广征博引、触类旁通。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教师知识储备需要有一定“量”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要以“质”取胜。现实也是这样,我们看到许多教师未必有很多“水”,但他们却能把学生一个个培养成栋梁之才,靠的什么?无外乎在于他们有很好的“引水”,很会引出学生的智慧之“水”。新教育理念把教师定位为“课程的探究者与开发者”“教与学的设计者与创造者”“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这都要求教师有大智慧,善于启发、善于引导,善于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引领入科学知识的殿堂——改“授之于鱼”为“授之以渔”。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是为了不教”。以教师“一缸水”给学生“一碗水”的传统认识,是要教师处处凌驾于学生之上,无疑有悖教育的本意。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后人总要超越前人,学生总要超过老师,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如果还要用“水”来比喻教育,我认为教师就应像“压水井”取水一样,用自己手中那充满智慧的“金水”,引出学生源源不断的“活水”;让学生都成为终身学习者探究者,成为“奔腾不息的河流”!
(作者单位:滁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