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3日
第A05版:西涧论苑

抢抓新机遇推进滁州特色功能区建设

赵 静

近年来,滁州区域经济发展迎来重大政策机遇,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将滁州纳入发展规划。由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迅速,马太效应凸显,滁州市要立足当下,抓住当前重要的历史机遇。因此,如何强化优势,弱化劣势,成为亟待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滁州市区域经济竞争力状况

2019年滁州市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下:

第一,经济总量方面,滁州经济增速达到9.7%,为全省最高;第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由于处在最佳窗口期,滁州市产值累计增长23.2%,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第三,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区域竞争加剧,滁州以14.7%的增速居全省第一;第四,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滁州增速为127%,但总额在全省排名较为落后。

2019年与滁州经济总量相当的地市,如连云港和宿迁,两市全年增速与滁州类似,在全省名列前茅,分别以13.26%和12.67%的增速位于江苏省前两名。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滁州为720.27亿元,连云港为1179.58亿元,宿迁为888.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滁州为14.7亿元,连云港为1986.39亿元。

数据表明: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滁州市与等量级城市相比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由于城市规模小,居民消费能力有限,滁州市整体承载能力不强。在高端制造业发展方面,滁州市相对薄弱。横向对比之下,滁州市产业质量不高,县域经济弱化,并未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

二、构建滁州市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制度优势。在区域协同方面,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要具备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利益分割约束的决心。具体来说,要在制度建设、服务配套等方面积极进行机制改革,以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高度做好服务,为先进地区的发展要素进入滁州,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扫清障碍。

(二)区位优势。在跨界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下,滁州市发展空间广阔。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平台建设方面,滁州更要合理规划,提前配置。

(三)要素优势。滁州市必须进一步激活社会资本,增强要素配置能力。在人力要素方面,提高本地科教医疗水平,吸引要素流入;在资本要素方面,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制造业,谋取新产业次中心地位,并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

三、特色功能区建设新思路

(一)以优势产业带动特色功能区域建设。在对接大江北,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滁州市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市场竞争方式的改变,由单纯的企业之争转变为“产业链之争”。为此,构建“特色功能区”,与江北形成互动式发展格局成为重要思路。

(二)寻求外生动力。梳理江北新区主要产业链,包括:集成电路、健康医疗、新金融等。滁州要力求依托自身的地理优势,加强苏滁产业园区建设,与江北新区在芯片、医疗、金融等产业形成链式发展格局。

(三)发掘内生动力。发展滁州县域特色功能区建设,充分实现区域协同效应。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且县域经济要根据精准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模式并顾及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天长模式为代表,发展其他县镇经济,最终实现协同效应。

坚持在区域合作中寻找自身功能定位,放大各要素效能,以“创新驱动”为突破点,以“一体化,高质量”为目标,以“构建特色功能区”为路径,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利用并放大“马太效应”,将滁州真正建设成为功能突出,生态友好的功能型次中心城市。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

2020-09-03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9324.html 1 3 抢抓新机遇推进滁州特色功能区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