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包增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农村稳定的基础。滁州作为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坚持把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主线,确保各项农村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今年,我市专门对保障农民在土地上的合法权益作出安排部署。
稳妥推进二轮到期延包试点。我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牢牢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基本完成年内到期的55.4万户农户延包任务。
落实承包地流转监管服务制度。我市推动土地流转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要求不得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不得违背承包农户的意愿、损害农民权益。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探索以流转价格指数、实物计租等方式,推动流转费用在合理水平,既保障农民获得稳定合理的财产性收入,又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成本可控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方面,我市持续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实现应颁尽颁。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严守政策底线红线,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深化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全国整市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