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全椒县委党校助理讲师 叶 楠
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 陈 瑞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聚焦农业劳动者能力跃升,推进“良种”工程
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良种”是关键。必须激励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结合农业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地研发良种。2023年全椒县人民政府与南京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共建南京农业大学滁州科教创新园协议。一方面,全椒要继续依托南京农业大学滁州科教创新园,将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品种在全椒转化、推广及应用,并探索校地合作新机制,源源不断地提供农业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优势和地处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的区位优势,主动邀请周边高校和科研院所来全椒开展深入合作,组织不同领域专家到全椒调研交流和技术指导,围绕农业生产需求开展针对性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示范。
二、聚焦农业劳动资料跃升,推进“良机”工程
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良机”是支撑。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以“良机”为抓手,强化农业装备支撑。全椒兼具山区、丘陵和水乡特色,农机装备的适配性还有待提升。一方面,要针对全椒的地貌特点,抓紧抓实新型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工作。聚焦需求端、研发端、推广端、市场端,全面梳理农机装备短板,梳理出农机装备短板目录。针对短板目录开展协同攻关,加快推动农机化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另一方面,推动“数智赋能”,打造智慧农机应用场景。探索农业互联网,构建“5G+物联网+AI”农机管理平台,在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上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业机械运行情况,建立农机“云诊所”,提供远程运维服务,组织专家团队在线诊断故障,减少维修响应时间。
三、聚焦农业劳动对象跃升,推进“良田”工程
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良田”是保障。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基础,是全面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全椒县已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3.7万亩。一方面要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征,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与内容,针对丘陵地貌,修筑梯田,提高梯田化率。对水乡特色区域要适度提高田块归并程度和相对集中度,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粮食主产区。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加强资金和资源整合。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从“大包干”的惊雷到现代农业的崛起,小岗村的改革实践始终贯穿着敢为人先的精神血脉。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将小岗精神融入血脉、化作行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