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第A06版:专版

努力探索打造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新样板

中共全椒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 周锦狮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在政策上,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不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做好资金筹集和分配”。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导下,要借鉴生态保护补偿的新经验,在粮食生产上探索与沪苏浙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模式。

一、打造产供销“菜单订制”新样板

一是做好“菜单式”生产。加强与沪苏浙市、县的精准对接,签订中长期供货协议,对口生产。二是做好“来单式”供给。继续推广地方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形式,与沪苏浙市、县的有关部门接洽,给予“来单式”供给。三是做好“对单式”销售。利用补偿机制,争取在沪苏浙各大农产品销售点和网络平台,开设地方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

二、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样板

一是探索引进资金新模式。首先是地方政府间贷款模式,根据相关政策和具体要求,与沪苏浙市、县级政府,达成低息或者免息贷款协议,给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支持。其次是企业直接参与的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探索吸引沪苏浙企业投资入股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后按股进行分红。二是探索经营新模式。首先是直接经营模式,以建设资金抵冲土地流转金的形式,与沪苏浙企业或投资者,直接签署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经营协议。其次是合作经营模式,由新型农业经营实体,与沪苏浙企业或投资者,联合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经营,并按协议比例收益分成。

三、打造农业科技合作新样板

一是在招才引智上要主动。主动与沪苏浙等地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联系,争取签署更多农业技术合作支持协议,建设更多农业科研实习基地,重点搭建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平台,开展良种等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让更多专家教授、科研工作者带成果、下田地、出效益。二是在招强引优上要发力。借力发力,全面梳理农业主产区的农机发展需求,精准编制农机装备需求和研发制造清单,采取“两条腿走路”模式,通过培育和引进,壮大农机优势装备产业。“培育”就是主动联合沪苏浙农机研发团队,培育、孵化和组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逐渐形成农产学研定期对接交流和协同会商机制。“引进”就是直接引进沪苏浙先进农机设备和创新运行模式,加快本地农机更新换代。

四、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新样板

一是探索农业合作社跨省联合社模式。在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跨省农业合作社联合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培育和规范跨省联合社的服务。二是探索农业服务跨省联合体模式。重点与沪苏浙建立跨省农业服务联合体和服务联盟,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化试点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的示范服务组织,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三是探索龙头企业跨省联动带动模式。引进和支持长三角地区农业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要素,鼓励和引导经营业绩好、科技含量高且符合上市条件的成长性企业上市融资,组成龙头企业联合体,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2025-04-25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30203.html 1 3 努力探索打造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新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