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眼下,小麦赤霉病防治进入关键时期。天长市全面启动“一喷三防”作业,农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充分利用农业机械优势,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在天长市张铺镇竹园村,3架植保无人机正低空掠过麦田,对种粮大户胡天松的300多亩麦田进行飞防作业。今年,当地的农事服务合作社不仅要完成托管的两万多亩小麦的飞防任务,还要对周边农户的农田进行作业,小麦“一喷三防”的任务就落到了植保无人机身上。
天长市硕丰农事服务合作社无人机操作员李殿华告诉记者,他操作的植保无人机,每天作业效率在600亩左右,一名机手加一台无人机,一个季度可以完成2万亩以上的防治作业,并且能达到精准防治的效果。
进入四月,天长市农业部门根据小麦的苗情和长势,制定了科学的防治计划,引导农事服务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一喷三防”服务,利用无人机的高效作业特点,集中在小麦抽穗扬花期用药,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最佳的防治效果。
“今年,我们合作社投入了13台植保无人机、11名机手,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治。在小麦赤霉病防治期间,预计能完成10多万亩的防治任务,整个防治期在10天左右。”李殿华说。
天长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眼下,当地组织了近百支专业防治服务队和260架植保无人机开展统防统治,通过开设田间课堂、重点田块调度指导等方式,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全市96万亩小麦在四月底前完成防治工作。
“为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田管,农业农村局组织了20多支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田间课堂、赤霉病防治现场会等方式,向农户传授当前的田管和病虫害防治要领,为小麦丰产丰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董玉海说。
(陈 明 俞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