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7日
第A03版:西涧论苑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刘慧园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在连接城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指出,要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这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以人为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而同期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为48.3%,对比户籍改革之初的201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9%,两个城镇化率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可见,农业转移人口当前仍然面临着落户难的问题。因此,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就成为了当务之急。一是要统筹推进县域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县城落户限制。加大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多的县城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做到“两挂钩”,即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省以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通过完善农户承包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推进社保参保扩面等方式,鼓励农村居民进县城落户,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素质。扩大面向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提升农民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立足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意愿、当地资源禀赋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强职业培训内容更新优化,确保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匹配。

二、城乡统筹,夯实城镇化发展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没有农村发展,城镇化就会缺乏根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现代化的成败,因此必须坚持城乡“一盘棋”的战略谋划,构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城乡融合过程中的壁垒,推动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人才方面,要积极探索双向激励机制,既要通过创业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入股等政策,鼓励城市人才参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也要完善公共服务,从住房、教育、医疗等角度,全方位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的融入能力、融入意愿,解决其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等专业人才城乡轮岗制度,促进知识技术共享。在土地方面,要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在确保农民保留承包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除了传统的土地互换、土地出租等方式外,还可以探索土地信托、土地入股等新型流转模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资金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重点是补强基础设施短板,利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城乡资本流动监测平台,实时跟踪土地流转价格、项目收益率等关键数据,提高乡村投资的吸引力和透明度,规范交易规则,降低交易成本,构建与城市投资环境等质等效的乡村发展生态。二是强化城乡资源统筹整合。发挥县城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水平,特别是要加快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城乡教育联合体建设,大力发展中心镇(村)建设事业,切实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三、发展产业,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对于缩小城乡差距、破解我国城镇化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统筹提升县域“产”“消”功能,就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一是培育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主动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和培育壮大本地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开展补链强链延链,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成长路径,大力引育更多产业链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等,加快推动主导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二是改善县城消费环境。根据县域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特征,健全商业网络设施,丰富消费业态,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产业商圈。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探索改革路径。只有以创新引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激活释放发展活力,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24-2025年度科研项目立项课题(CZDXKT20241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滁州市委党校)

2025-04-1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9824.html 1 3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