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搭建选派干部履职尽责、互学互鉴、干事创业平台,充分发挥选派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定远县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协作区为载体,推行“选派干部联盟”协作区,通过搭平台、摆擂台,助推选派干部集思广益谋发展,真抓实干开新局。
划分片区,因地制宜谋发展。按照“地域相邻、资源互补、发展同频”原则,将全县72个选派村划分为藕塘红色文旅、池河现代农业、炉桥工业转型等六大振兴片区。每个片区按照“干什么、比什么”的工作思路,以“五比五争先”为主题,既比拼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发展实效等“硬指标”,又考核群众满意度、村级组织建设等“软实力”。
擂台比武,真刀真枪见功夫。选派干部登台晒实绩、找不足、明差距、定措施。在张桥镇陶铺村,第一书记们共同参观陶铺村和美乡村建设点,同时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驻村工作的经验与感悟。池河片区第一书记集体参观池阳回民村产业集中区,详细了解企业发展运营情况,询问务工人员收入情况。
振兴答卷,百花齐放结硕果。比武活动开展以来,六大片区累计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3个,协调解决道路硬化、农田水利、邻里纠纷等矛盾问题136件。炉桥片区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共有5个村(社区),其中永康镇拂光村超200万元。永康镇黄圩村谋划村集体和村民合作养殖黄牛,加大品牌建设。炉桥镇滨湖村聚焦草莓特色种植产业,计划流转土地培育草莓苗,增加村民收入。能仁乡凉亭村依托白茶、黄桃等基地,实施“岭上工程”,打造绿色生态品牌。七里塘社区驻村工作队实行“结对帮扶”机制,每名成员联系3至4户困难家庭,进行精准帮扶,重点关注,加大救助力度,坚决遏制返贫案例发生。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跨片区资源整合,能仁社区驻村工作队创新养老模式,采取“1+1+N”工作模式,6个村合作设立村级养老互助站。
长效机制,比武成果落地生根。该县建立“赛时竞技、平时建功”长效机制,将话振兴、展风采活动作为对选派干部履行“四项”职责任务的一次自检、一次剖析、一次推进、一次提升,把“擂台比武”行动结果作为选派干部年度考核重要依据,切实发挥“擂台比武”“指挥棒”作用。下一步,定远县将通过设立“振兴红黑榜”、开展“季度回头看”等方式,推动比武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能。
(李友源 李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