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日
第A06版:健 康

放疗的力量:拯救生命的背后故事

现代医学中放射治疗与化疗、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逐渐成为癌症治疗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放疗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主要是采取粒子束、γ射线、X射线等高能射线来将癌细胞杀死,或者对癌细胞进行抑制的一种治疗方式。放疗主要是通过癌细胞对于放射线的敏感程度,采取对肿瘤组织进行精确瞄准等方式,对癌细胞的DNA实施破坏,导致其不能持续性地繁殖以及分裂。

根据治疗方式,放疗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主要形式:

体外放疗:通过直线加速器等外部设备完成射线的发射工作,在身体组织内穿透抵达肿瘤位置。在治疗期间患者要平躺在治疗床上,采取放射线束精确定位的方式在肿瘤组织中发挥作用。体外放疗从开始到结束仅需要几分钟,但在开始前的计划设计以及定位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保障治疗的安全性以及精准性。

近距离放疗:在靠近肿瘤的区域或者肿瘤区域直接置入放射源,采取高度的精准性在病变位置集中作用。近距离放疗在头颈部肿瘤、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等癌症中适合使用。一般是选择临时导管传输高剂量辐射或者永久低剂量放射性粒子的方式将放射源植入。与体外放疗对比来说,采取近距离放疗的方式能减少损伤周边正常组织的情况,但要求专业团队辅助开展监控操作以及植入等工作,从而保障放射源的剂量以及位置处于准确无误的状态。

不管是选择哪种治疗方法的放疗,均是以“精准打击”为主,以便能在最大程度上将癌细胞消灭,对周边健康组织给予保护。

放疗的适用范围

头颈部肿瘤:常用于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等位置,以上位置的肿瘤对于放疗来说处于较为敏感的状态,一般作为根治性放疗的主要目标范围。

乳腺癌:手术后放疗能明显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尤其是肿瘤较大或者腋窝淋巴受累的患者,在乳腺保乳手术后会常使用放疗进行治疗。

肺癌:不管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选择放疗治疗在局部控制中作用明显,还能联合化疗开展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

前列腺癌: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通过放疗进行治疗,属于一种根治性治疗的方案,或者在术后辅助治疗中适合使用。

宫颈癌:放疗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常会结合化疗共同开展,是常见的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案,能促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脑肿瘤:放疗在脑转移瘤、胶质瘤等疾病的治疗中,不但能促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还可促使神经症状得以改善,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可起到改善的作用。

其他恶性肿瘤:在皮肤癌、膀胱癌、直肠癌、食管癌等治疗中,放疗也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放疗还可根据治疗目标分为不同类型:

根治性放疗:根治性放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癌细胞全部消灭,在局部进展性癌症或者早期癌症中适合使用。

姑息性放疗: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止血、疼痛改善中适合使用,仅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辅助性放疗:手术前应用放疗能使肿瘤体积得以缩小,在手术后放疗能促使残余的癌细胞明显清除,使疾病复发的风险明显降低。

放疗技术的进步

最近几年,放疗技术的发展脚步较大,能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以及精准性,主要体现如下。

调强放疗(IMRT):采取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对射线强度给予控制,使肿瘤形状得到精确的瞄准。采取调强放疗的方式可按照不规则形状的肿瘤对射线剂量的分布给予调节,可促使损伤周边健康组织的情况明显减少。

图像引导放疗(IGRT):选择实时成像技术,在每次开展治疗之前能掌握患者病灶组织的最新图像,相对于计划图像,可保障放射线在肿瘤位置的精准作用。如肿瘤组织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位置的改变,选择图像引导放疗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常见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

质子治疗:通过质子射线作用肿瘤组织的内部,可将主要能量的特性全方位的释放出来,能使射线穿透之后损害正常组织的情况明显减少。质子治疗在儿童癌症、脑部肿瘤等对放射线相对敏感的位置中适合使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利用高剂量射线的方式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小型肿瘤的治疗,可发挥副作用低、治疗时间短等优势,在肝癌或者早期肺癌的治疗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自适应放疗(ART):采取实时监测患者解剖改变的方式对治疗方案给予动态调整,例如在位置改变或者肿瘤缩小的情况下,可保障治疗的有效性以及精准性。

放射治疗的应用不但能促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还可使副作用明显降低,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伴随着精准医学、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发展脚步逐渐加快,放疗开始变得相对个性化以及智能化。放射治疗作为救人治病的重要方法,不但能使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还可完成温暖以及希望的传递。 (天长市人民医院 仝自强)

2025-04-0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9435.html 1 3 放疗的力量:拯救生命的背后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