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第A03版:健 康

控盐妙招学起来 让骨质不疏松

一提起骨质疏松,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要补钙、喝牛奶,但是生活中人们常做的一件小事,不仅让钙没补进去,还让骨头变得越来越脆:那就是吃得咸。

骨质疏松有多大危害?

说起骨质疏松症大家感觉很陌生,其实说通俗点就是骨头变脆了。我们人的骨头和动物的骨头是一样的,外面坚硬,在显微镜下放大,里面是类似网状的骨小梁。骨组织和其他人体组织一样也有新陈代谢,代谢过程中一边溶解吸收衰老的骨组织,一边生成新的骨组织,这样使骨头的生长吸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但是一些原因导致骨组织生成速度变慢,溶解吸收速度变快,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骨头里面的网状骨小梁就会慢慢变细、变稀甚至发生断裂,就是人们常说的老人的骨头变脆了,其实也就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总是悄悄地来临,被大家称为“寂静的杀手”,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特别是绝经后瘦小的老年女性。早期患者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中后期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弓腰驼背,身高变矮等症状,活动时感觉无力、腿脚打软,所以很容易发生跌倒引起骨折,尤其是髋部周围骨折,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高盐食物为何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我们的肾脏在产生尿液时有一个重吸收功能,未被及时吸收进骨骼的钙、多余的钠以及很多营养素,会随血液一起来到肾脏,重回循环系统供给身体使用,而钠和钙共享同一条吸收途径。盐吃得越多,身体里的钠就越多,钠离子多了,就会挤占钙的吸收空间,钙就会随着尿液流失,排出去的钙就会更多,骨骼容易越来越脆。

我们多吃了多少盐?

中国是美食大国,这些美食里都少不了盐的功劳。健康中国行动、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我国符合每日盐摄入量<5克水平的人群比例仅为23.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食盐摄入量达9.3克/天。盐摄入量接近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两倍。

老人是食盐超标的重灾区:因为人的味觉从60岁左右开始逐渐下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食盐、蔗糖检知阈值比20~40岁的人高1.5~2.2倍,70岁以上的则退化得更加明显。为了让食物有味道,一些老人会不自知地加盐再加盐。过量的盐,不仅加速了老年人钙的流失,让骨折发生风险增大,还加重了肝肾代谢负担、损害心脏功能。

如何控盐?

1.将家里的盐换成低钠盐

低钠盐也被叫作富钾盐,本质就是用一部分的氯化钾代替一部分氯化钠。有研究估计假如所有家庭都换成低钠盐,中国每年能挽救45万人的生命,但是大家务必要注意如果肾功能异常或者在吃影响钾排出的药物,那低钠盐就可能不适合你,需要进一步和医生确认。

2.将调料勺换成控盐勺

控盐勺一平勺为2g,来自上海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控盐勺后,居民的摄入盐量从每人每天7.13g,降到6.38g,有效降低了盐的摄入。假如还要放生抽,味精等含盐调料。那就适当再减少盐的摄入。假如不是自己下厨,要点外卖或者下馆子可以备注或者叮嘱服务员请少油少盐。

3.改变烹饪习惯减少用盐

烹调食物时先不放盐或少放盐,等到食物快出锅再放盐,这样盐浮在食物表面,吃起来会有明显的咸味。

4.用天然香料来调味

用辣椒、黑胡椒、大蒜、柠檬、迷迭香等天然香料来增加饭菜的风味,代替生抽、酱油、味精、蚝油等含盐调味品。天然香料不仅能降低身体对咸味食物的渴望从而减少食盐用量,降低血压,还提高了食客的喜好度。换句话说用天然香料代替盐,是一个健康又好吃的好办法。

5.多吃新鲜食物而不是加工食品

多吃新鲜的米饭面条等,少吃咸味的面包挂面;多吃新鲜的肉类,少吃火腿熏肉腊肉等加工肉类;多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果汁等含糖饮料;食用新鲜的水果少吃或不吃话梅蜜饯等调味零食;吃原味的核桃瓜子等坚果,少吃或不吃盐焗五香等口味。

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减少盐的摄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 (天长市人民医院 汪慧琳)

2025-03-3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9125.html 1 3 控盐妙招学起来 让骨质不疏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