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至2024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32.4%,位居全省前列。
资金赋能。设立“滁碳易”再贴现产品,单列20亿元专项额度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企业提供优惠资金支持。开通“直通车”绿色通道,简化工作流程,确保“滁碳易”再贴现业务原则上2个工作日办结。截至2024年11月末,累计发放“滁碳易”再贴现31.3亿元,平均贴现利率1.65%,低于再贴现指导价格10BP左右,最低利率仅为0.7%,累计帮助企业节约成本近1000万元。
创新赋能。研究制定《滁州市企业碳账户碳金融建设应用业务指引(试行)》,率先在全省建立企业碳账户标准框架,全面推进企业碳账户建设。指导银行依托企业碳账户创新“碳账户关联贷款”品种,提供利率优惠和定制服务,加大碳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市30家银行机构均已建立企业碳账户,10家银行机构推出“碳账户”贷款品种,全市共建立碳账户超500户,投放碳账户关联贷款近20亿元。
平台赋能。把握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机遇,建设“气候投融资平台”,构建气候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依托平台开展气候投融资、绿色食品、绿色低碳等多场线上对接。截至今年1月,平台已上线绿色金融产品14个,入库重点绿色项目545个,企业绿色贷款申请1357笔、110亿元,为企业完成绿色贷款授信103亿元。 (顾承琛 蔡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