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施申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面对新形势下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指导我们围绕“1+5”战略布局,即一个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工程与五大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旅游产业体系、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实践价值和战略导向。我们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以文化为魂,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
一、明确文化强市建设的前进方向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关键在于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文化产品供给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既要守护好文化根脉,又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再次,要把握住文旅融合的关键路径,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旅游目的地,促进滁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谋划文化强市建设的思路举措
一是加大创作生产力度,着力打造精品力作。以“国字号”文化品牌中国农民歌会为带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结合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多具有本地特色、时代价值、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同时,要加大对文化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优化创作环境,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
二是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创新文化精髓。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重点推进明中都城遗址保护与利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使其成为展示滁州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同时,深入挖掘醉翁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阳明文化等独特资源,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如中国农民歌会、阳明文化活动周等,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是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提升滁州城市品位。以琅琊山5A级景区为核心,依托小岗村“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品牌效应,以及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的自然景观,高标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通过优化旅游线路、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滁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是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文旅融合为引擎,招引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如文化创意产业园、数字文化体验中心等,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技术创新等手段,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五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增进文化民生福祉。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如送戏下乡、图书漂流、公益演出等,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皖东文化影响力。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策划举办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如“铁流东进”舞台艺术展演、阳明文化活动周等,展示滁州文化魅力。同时,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组织的文化旅游活动,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文化旅游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共同推动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升皖东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