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南谯区乌衣镇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充分挖掘在本地有威望、具备调解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退休教师等加入“五老”调解团,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系起化解矛盾纠纷及信访诉求的“暖心纽带”。
“五老”调解团成员在矛盾调解过程中,不生硬地照搬法律条文,而是将情、理、法有机结合。在处理大同圩村姐妹因赡养老人产生的矛盾时,他们耐心倾听双方的理由和委屈。了解情况后,调解团先动之以情,与姐妹俩聊起小时候相互扶持的故事,接着又依据法律中关于赡养老人的规定,明确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最终,姐妹俩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达成了轮流照顾老人的协议。
与传统坐在办公室调解不同,“五老”调解团常常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进行调解。这种贴近生活的调解方式,让当事人感到更加放松和自在。黄圩村两家村民因为农田灌溉用水发生争执,调解团成员直接来到田边,实地查看灌溉设施和水流走向。在现场,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分析问题所在,提出合理的用水分配方案,当场化解矛盾,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灌溉。
乌衣镇“五老”调解团自成立以来,和镇村干部一起共排查调解近400起矛盾纠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 (王 青 郑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