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绝大多数女性对患有子宫肌瘤感到十分紧张和恐慌,可谓是谈“瘤”色变。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子宫肌瘤问题。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仅有1%左右的恶变率,其组成主要为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按照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成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宫颈肌瘤和浆膜下肌瘤等。
子宫肌瘤的症状有哪些
1.月经异常。通常情况下,子宫肌瘤的病人在经期会出现出血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如长期月经异常,出现乏力、头晕、口唇和眼睑黏膜苍白等贫血症状。由于血块体积较大、色泽较暗,且不易排出时伴有下腹部疼痛,会与痛经等经期表现混淆,所以往往容易被忽略。还有一些病人在非月经期间也会出现阴道流血,这是由于子宫内肌瘤受压迫导致,出血以及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较多见。
2.下腹部不适。由于这种疾病一般多无特征性的表现,临床上很难准确地诊断,但是子宫后壁肌瘤往往会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不适或腰酸背痛的感觉。
3.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当子宫肌瘤增长使子宫看起来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时,会对直肠和膀胱造成压迫,主要表现为下腹部有包块,还会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排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
4.白带改变。部分子宫肌瘤的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这是因宫腔内感染而引起,白带可呈脓性、黏稠、异味等问题,如有溃烂、坏死及出血时,其白带可伴有血丝。
子宫肌瘤的高危因素
1.一般因素。子宫肌瘤好发于30-50岁之间的育龄妇女,极少数是青春期,绝经后的子宫肌瘤会逐渐萎缩或消退。肥胖会造成机体代谢功能失调,从而影响了女性的排卵率,增加患子宫肌瘤的概率;有孕产史的女性出现子宫肌瘤的概率会高于无孕产史的女性,且发病年龄更早,孕激素可以刺激肌瘤生长;吸烟饮酒也是诱发因素,每天吸一包烟的妇女比非吸烟者得肌瘤的风险高6倍。
2.性激素水平。经生化分析发现,肌瘤中所含的雌激素受体浓度要明显高于周围组织,说明子宫肌瘤对雌激素的敏感性较高,它可以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生。肌瘤受到孕激素刺激而出现有丝分裂、刺激肌瘤生长,所以女性体内的孕激素水平过高,则可引发子宫肌瘤疾病。性生活长期失调导致的慢性盆腔充血也会诱发子宫肌瘤。
3.遗传因素。研究发现,25%-50%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如果母亲患有子宫肌瘤,则女儿患病的几率会高一些。
子宫肌瘤的预防措施
1.合理膳食。养成规律、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对预防子宫肌瘤非常重要,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蔬果,蔬果中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叶酸等营养元素,可以减少女性出现子宫肌瘤疾病的概率。大豆中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叫大豆异黄酮,它的结构与我们人体内的雌激素类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它可以进行双向调节,当我们体内雌激素水平偏低时,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充和替代作用;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偏高时,也可以起到一些抑制雌激素的功能,使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平衡。另外要避免肥胖,因为肥胖可能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内裤要每天更换、定期消毒、在阳光下暴晒等,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病菌对身体的侵袭,产后、经期注意保暖。
3.适度性生活。适量的性生活是非常必要的,但过多的性生活也会增加女性出现子宫肌瘤疾病的概率,生活中我们应注意控制好性生活频次,且避免性伴侣过多、经期同房等。
4.调节情绪。心情愉快对人体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调节好心态和情绪,避免焦虑和抑郁的发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不仅能够预防子宫肌瘤疾病,还能预防其他多种妇科疾病。
5.做好避孕措施。多次流产会严重损伤女性的子宫,增加女性患子宫肌瘤疾病的风险,在性生活时,应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多次人流。
6.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以便及早地发现和监测子宫肌瘤的发展情况。如果发现子宫肌瘤,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预防子宫肌瘤要注意以下几点:1.月经期需更加注意休息和保暖,不可过度劳累。2.平时饮食少吃辛辣性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若白带过多,应及时就诊。4.子宫肌瘤确诊后,每隔3-6月复查。如肌瘤增大缓慢或未曾增大,半年到一年复查1次;如压迫膀胱、直肠等引起的不适,应由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5.患子宫肌瘤的妇女在做人工流产后,子宫收缩欠佳,常会引起出血淋漓不尽或盆腔慢性炎症,如无生育要求应注意避孕。6.避免额外摄取雌激素,尤其是绝经后,以免子宫肌瘤增大。7.必须手术治疗又要保留生育能力的,可行子宫肌瘤摘除术。
(天长市人民医院 张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