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龙
新年临近,我心中再次泛起那熟悉的思绪——为母亲更换台历。然而,今年不同以往,因为母亲已经离开了我们。即便如此,往昔的记忆依旧鲜活。
我的父母对时间有着独特的依恋。小时候,家里用的是那种称为“白扯”的日历,每天早晨撕下一张,成为我们兄弟姐妹间争抢的小乐趣,仿佛谁能撕下那张纸,谁就能独占一天的好运。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带回了一本精美的台历和配套的支架,从此,它便成为了家庭的一部分。即使后来各种挂历流行起来,台历依旧是父母的最爱。
父亲退休后投身于废旧物资收购,这本小小的台历竟成了他的账本和日记。从每日的交易记录到天气变化,再到孩子们的回家日期,或是身体不适的日子,一切琐事都被他以笨拙的笔触记录在案。每到年终岁末,那原本整洁的台历变得如同小学生杂乱的作业本。而元旦之际,父亲总是会换上新的台历,旧的则被当作废纸卖掉。
八年前,父亲因病离世,母亲独自生活。每到元旦,她都会亲自更换台历。去年元旦,当我回家探望母亲时,母亲拿出一把铁钳,请我帮她安装新台历。我发现,尽管经过一年的使用,那本台历却依然崭新,上面没有一个字。原来,母亲使用台历的方法是通过在特定日期夹上纸条来标记事件,事情办完后只需取出纸条,便不留任何痕迹。她说螺丝拧不动了,可能生锈了,可我轻轻一试,竟然轻易地松动了。那一刻,我意识到母亲老了,需要更多照顾,但每次搬家,我们都选择了更远的地方居住。我曾多次邀请母亲同住,但她总说一个人过得很好。
换好台历后,母亲小心翼翼地将旧台历包好,走向墙角。那里静静地摆放着一箱整齐排列的八本台历,它们承载着过去八年中母亲的生活点滴。她把这些台历交给我,并嘱咐我在春节时带到父亲的坟前烧掉。她轻声说道:“如果你爸爸还活着,今年我们将庆祝金婚。”
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我强忍着不让它流出来,在年迈的母亲面前,我必须坚强。我默默地抱起那些沉甸甸的回忆,离开母亲的家。回家的路上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漫长,我似乎开始理解母亲那八本未写字迹的台历背后的意义,又似乎完全无法读懂。母亲用八年的时间到底在表达些什么?她的感情寄托是否仅仅限于这八本保存完好的台历?
感谢苍天,赐予我一位伟大的母亲。面对这样的深情,我又该怎样回报呢?或许,最深的爱不是言语所能表达,而是默默守护、珍惜每一个共度的瞬间。母亲留下的台历不仅是时间的记录,更是爱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