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6日
第A05版:教育

风雨人生,诗魂永存

——悼念叶嘉莹先生

□王 玲

教坛随笔

北国飘雪,忽闻叶嘉莹先生仙逝的消息,如寒风穿心,痛心疾首。叶先生,这位在古诗词领域精耕细作,以诗魂照亮人间的大家,她的离去,不仅是文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我个人心中难以言表的痛。

我一直对古诗词怀有深厚的热爱,但曾几何时,这份热爱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遭遇了瓶颈。古诗词那深邃的情感、高远的境界,如何能够在学生心中鼓荡生发,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与精髓,成了我日夜思索的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叶嘉莹先生将卖老宅所得的两千多万元全部捐出,用于支持古典诗词研究的消息。这一举动,如同一记重锤,深深震撼了我。我开始深入了解叶先生的生平,她的经历、她的著作,都成为了我探寻古诗词教学新路的宝贵财富。我陆续读了叶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小词大雅》等著作。每读一篇,都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深入。

叶先生曾说:“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这句话点醒了我。我开始在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让他们在诵读中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那些长短高低的声音,仿佛拥有了生命,它们穿越时空,与我们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孩子们的眼睛逐渐亮了起来,他们开始能够感受到诗词背后的情感和意境,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

和叶先生相比,我和我的学生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却依然能在她身上感受到诗词的力量。她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磨难:少年经历战乱,母亲辞世;婚姻遇人不淑;中年更遭遇丧女之痛……然而,面对这一切,叶先生却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平和与坚韧。她说:“我个人平生离乱不足道”。是诗词给了她面对苦难的力量。原来,所谓“诗教”,并非教人作诗,而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温柔敦厚、平和坚韧的人。

在叶先生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诗人应有的风范与担当。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诗词的力量,用她的智慧点亮了无数人的心灵。如今,先生已逝,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愿我们都能像叶先生那样,以诗为伴,以诗为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风雨,勇往直前。

叶先生千古!

(作者单位:滁州市湖心路小学)

2024-12-06 ——悼念叶嘉莹先生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4048.html 1 3 风雨人生,诗魂永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