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开启了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党校作为政治机关、政治学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自觉把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领会全会精神,明确工作方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指引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关键。一是把握历史主动,担起改革发展的责任。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校与党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始终贯穿着“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这一主线。身为党校人,必须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改革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认真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为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支撑。二是明确工作定位,提升改革服务的能力。全会指出,要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能力。这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身为党校人,要种好“责任田”,上好课、育好人、献好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三是强化使命担当,彰显服务大局的情怀。身为党校人,要传承、发扬好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改革发展大文章。
二、深入学习研讨,提升工作能力
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了“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和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一是全方位学习。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根本在于深入理解、全面把握。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依托校委会会议、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等,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从对全会精神的理解把握中找思路、明方向,努力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二是深层次调研。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指导实践。全面梳理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在基本培训、教研咨一体化发展、县级党校分类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三是多渠道交流。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重点在于深度交流、学以致用。主动与省委党校、省内兄弟党校以及南京、上海杨浦党校保持密切联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跨地区交流,不断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增强服务改革发展的本领。
三、聚焦中心任务,增强工作成效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职能,以改革创新思维,助推发展实效。一是聚力中心大局勇担当。立足党校职能,主动从中央及省委、市委谋篇布局中精准定位、科学谋划,从具有滁州标识、滁州模式、滁州经验的重大改革任务中找准党校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以“党校所能”服务“党之所需”。二是聚力主业主课抓培训。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党校头等大事,以基本培训为重要抓手,进一步优化教学布局、更新教学内容,组织集体备课,力求讲全讲准、讲深讲透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动干部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能力。三是聚力理论研究明阐释。紧紧围绕“六个坚持”“七个聚焦”,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研究阐释,努力推出一批有价值、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擦亮“送阅件”咨政品牌,聚焦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组织教研人员结合滁州实际深入开展对策研究,在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上勇挑大梁。四是聚力守正创新谋发展。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深入实施“能力提升年”活动,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做好立题、破题、解题大文章,推动党校初心更加彰显、教学中心地位更加巩固、职能运转更加高效、办学活力更加充沛,努力走在全省市级党校“第一方阵”。
(作者单位:中共滁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