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在天长市广陵街道召开的首届选民代表会议上,街道人大工委聚焦居民需求,以无记名、差额票选出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今冬明春水利工程提升改造、赵西路路灯亮化工程等6件民生“微实事”项目。一年来,伴随着项目的落地落实,居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选定项目,征询社情民意。一方面,通过网格微信群、朋友圈等推送相关征集内容,进一步扩大征集范围,提升群众民生实事知晓率。另一方面,线下利用宣传栏、横幅、海报、大喇叭扩大征集覆盖面,组织99名各级人大代表、选民代表深入选区,收集居民诉求。对征集的民生实事项目逐条进行审查讨论,出台《广陵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实施办法(暂行)》,充分汇聚民意,征求意见建议,筛选出民生实事备选项目,差额票决出6项民生实事清单。
保障资金,助推项目建设。按照“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原则,加强项目组织领导,守牢资金安全底线,管理和使用好民生实事项目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被挪用。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将民生实事支出与街道财力状况相匹配、与居村实际条件相适应,整合上级统筹和街道配套资金投入。同时,该街道纪工委会同财政所开展民生实事项目资金违规使用等问题专项督查,推动财政资金效能转化,为民生项目落地落实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监督评议,构建闭环机制。该街道人大工委按照“一月一报告”的要求,主动听取承办部门负责人项目进度报告,了解“微实事”项目概况、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情况,询问推进过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选民代表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客观地指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用性、操作性强的建议。同时,针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进行评议,确保每一项民生实事都能够真正惠及居民。 (刘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