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雨阳
近年来,来安县施官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微治理、微宣讲、微积分、微阵地的“四微”治理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思想齐、民风纯、乡风正、干劲足的良好社会风尚。
“微治理”夯实治理根基。施官镇深化群防群治机制,推动“微网格”管理机制下沉至群众身边,发动网格员收集民情信息,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按照全区域、全要素、全覆盖的原则,完善“行政村党组织—自然村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全镇共组建60个党小组,推选党性观念强、乐于服务群众的62名党员成为“党员联系中心户”,覆盖到村民小组,党小组携手村两委、联户长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实现“零距离”为民服务。今年以来,共入户宣传移风易俗160余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40余次,解决群众矛盾纠纷28起。
“微宣讲”聚民心话共识。施官镇持续开展乡风文明微宣讲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围绕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主题,精心设计宣讲项目,从党员、人大代表、教师、乡贤、文艺爱好者、热心人士等群体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志愿者,成立理论宣讲队伍,通过面对面交流、走村入户、田间地头接地气微宣讲等形式,讲述身边事,以“小故事”阐明“大道理”,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文明新风。同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力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构筑农村精神文明新高地,为基层治理赋能。今年以来,该镇共开展乡风文明类微宣讲120余场。
“微积分”激发群众自治动力。近年来,施官镇积极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工作,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卡”长效运行机制,积分兑换采取自主申报、他人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每月开展集中评比,每季度集中兑换,将文明实践积分作为党员评星定级、评先评优、评选文明家庭和先进个人的参考依据,形成“党员带头我响应、集体事情我出力”的干事导向。建立“爱心超市”“积分储蓄站”,把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各方面纳入评分项目,对积分实行一事一记录、一月一公示,年终核算后进行兑换激励,年度积分结果与奖优评先、优惠政策享受等情况挂钩。村民通过存积分、攒积分、比积分、亮积分、兑积分,将“村里事”变成“家里事”,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提高了基层自治的实效性。
“微阵地”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从推进旱厕改造再到更换健身器材,近两年施官镇桥西村的大大小小事情都离不开村民参与,这得益于施官镇文明实践“微阵地”的打造。设立村民议事厅是施官镇桥西村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的创新做法,除了线下议事厅,施官镇还把工作开展到了线上,建立了微信议事群,把一个个事关村民利益的话题摆出来,保证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层层上传。施官镇通过线上线下议事厅等各类为民服务“微阵地”提供了各类政策咨询600余次,收集了诉求62条,意见建议41件,排查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67件。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施官镇将继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筑牢农民的精神家园,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