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滁州琅琊山因一批历史名宦墨客而出名,尤其因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闻名于世。醉翁亭北侧二贤堂内有两座塑像——欧阳修和王禹偁,王禹偁被欧阳修耀眼的光芒遮掩,鲜被滁人所知。
他任滁州知州时做过不少实事,留下一些值得传诵的诗文。他是北宋改革派先驱,也是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推崇白居易、杜甫和韩愈,写出《清明》《村行》和《待漏院记》等传世诗文。
王禹偁在滁州关注土地问题、关注囚犯们的疾病情况、关注民生疾苦,也重视军事,当时滁州是宋朝军事重镇,有大量驻军,他作为滁州军政长官,亲自弯弓射箭。他在滁州的仁政和德治及治军成绩,吸引了各地文人学士们纷纷前来求学,他和这些学子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
王禹偁在滁州勤勉任职,兢兢业业,“鬓发渐白,眼目已昏”。他喜欢喝滁菊茶,有助于提神,赋诗作文……他对滁菊入馔赞不绝口,在《甘菊冷淘》诗中写道:“经年厌梁肉,颇觉道乏浑。孟春奉斋戒,敕厨唯素餐。”
欧阳修写诗高度评价他:“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一代文豪苏轼评价他说:“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我们后人不应该忘记王禹偁,他的为国为民,刚正清廉,直言敢谏,为革除弊政而不屈不挠,他熠熠生辉流芳后世的诗文,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滁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