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舟
黉,古代的学校。滁城黉山巷又名滁阳里、花厅,东起小东门,西到琅琊剧场,现名文德街。
滁州黉宫,又名文庙、夫子庙,唐在泓济桥西南(今莫家巷东),北宋初在龙兴寺北(今火神庙巷南),景祐三年(1036)迁于城偏东黉山巷内(今文德桥北)。南宋末重修,明永乐三年(1405)又修,万历五年(1577)再修。明代为儒学,清康熙为州学,光绪为黉宫。
黉宫的主体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殿四周有回廊,回廊上有大幅壁画,内外共有16根柱子承受着屋顶屋面的压力。黉宫正中有大成殿,大成殿为重檐歇山式,脊上泥塑白色花草,正脊顶塑双龙,中为宝葫芦,飞檐翘角。原室内中间安放“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立有孔子木塑像,左右两侧安放“四配”“十二哲”神位。上有横匾,文曰:万世师表。民国初期,黉宫各建筑除大成殿外先后圮毁,大成殿毁于20世纪60年代。
文庙东是学署,旧时为管理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办机构,同时也兼负着为朝廷培养生员,造就文化人才的一座县级高等学府之职能(相似初级中学校)。学署东南处设立考棚,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约二千平方米。考场两栋,分东西考场,用许多丁字形木板隔成一个个两米见方的小间,每个小间对着一扇窗户。贡生在科考时就进入这一小间房里三天不出来,巡考者则在考场中间走动监视。办公场所及宅舍各一栋,几间高大的木架结构房子整齐排成三列,一排比一排高。
自建考棚后,滁州的科考院试均在此举行。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殿试又叫廷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凡能通过殿试的,统称进士,前三甲为状元、榜眼、探花。
在滁州举行的是院试。院试之前还有“县试”“府试”两个阶段。县试在各县进行,要求有四名村里人和一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由知县主持。明清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府试。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称为“童生”,可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学政的办事衙门称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要求有六名村里人和两名秀才保举。院试合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然后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
在旧社会,科举是通往仕途的重要途径,给普通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和机会,让大批地位低下或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栋梁之材,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逐步走向僵化模式,暴露出种种弊端,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时有发生。吴敬梓在不朽名著《儒林外史》中,就刻画了一幅儒生“群丑图”。到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滁州于1906年创设关岳庙初等小学堂(今市第一小学),翌年在东门、南门、北门设三所初等小学堂。东门初等小学堂设在丰山书院旧址(今东大街),南门初等小学堂设在南大街金宅(今1912街区西边),北门初等小学堂设在北大街孙宅。
辛亥革命后,学堂改称学校。1915年,滁城关岳庙、西大街、东关、南关,各设一所初等小学校。1908年,创建滁州中学堂,地址在关岳庙东,课堂建好后,因战乱毁坏未能开课,1915年改址于鼓楼街重建,名为安徽省甲种师范传习所,不久改名安徽省第九师范学校。1923年,师范停办,改办普通中学,校名安徽省立第十一中学,后又易名为安徽省立第八中学,设7个班,教员16人,职员11人,学生796名。两年后增设高中班,改为安徽省立滁州中学,学校发展初具规模,辟体育运动场地,竖篮球架,扩建教室、宿舍、厨房,招收住校学生,皖东各县中学生多来此就读。这就是现在的百年老校——滁州中学的前身。